草原工艺 第16页
-
即将遗失的蒙古族传统的擀毡子 值得收藏
毡子是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擀毡这一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毡子也随之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擀毡这一技艺也正面临着消失。图片按照擀毡依次顺序排列擀毡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尼勒克加勒克斯卡茵特墓地发现了毛毡,由此可以推测出在公元前5世纪至汉代这一时期,伊犁河谷的山地居民已经开始使用毡房。汉朝远嫁到乌孙国的细君公主在《黄鹄歌》中“穹庐为室兮旃为墙”,就提到了“旃”。旃就是毡子,说明蒙古族、毡子在毡房中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
2018-08-07 14996 -
银碗——蒙古族酒具之一
每当亲朋相聚、挚友相见时,质朴好客的蒙古族人就用传统的礼节——斟酒敬客为客人接风洗尘。他们将醇香的马奶酒斟在银碗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热情洋溢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宾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他们唱道:“清冽的马奶酒,酿在坛子里。芳香浓郁的酒,给亲朋斟上。烈性的马奶酒,装在坛子里。热情洋溢的酒,给大家斟上。斟上最美好的酒,端起来尽情地唱。但愿佛爷苍天,保佑子孙平安无恙……”金银器是蒙古族的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蒙古族人民用独特的民族艺术语言,创造了每一件工艺品。这...
2018-08-04 27174 -
【第42期】镶珊瑚花丝发饰
总 店 :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蒙古族小学对面30米路东 0474 — 5208257 15144899666一 分 店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西街电影制片厂西巷 13190629666 0471-4300619五分店: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世京商厦一楼斌巴老银匠专柜 15144899666...
2018-07-30 15646 -
镶珊瑚纯银头饰
总 店 :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蒙古族小学对面30米路东 0474 — 5208257 15144899666一 分 店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西街电影制片厂西巷 13190629666 0471-4300619五分店: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世京商厦一楼斌巴老银匠专柜 15144899666...
2018-07-30 17118 -
【第50期】蒙古元素花纹纯银勺子
总 店 : 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蒙古族小学对面30米路东 0474 — 5208257 15144899666一 分 店 :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西街电影制片厂西巷 13190629666 0471-4300619五分店: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世京商厦一楼斌巴老银匠专柜 15144899666...
-
世界级至臻至美的蒙古艺术宝藏,价值连城!!!
导读在外界眼里蒙古人性格粗狂豪放、不拘小节,怎么也不会想到蒙古人日常生活用品的制作技艺有这么精美。以下小编收集整理了蒙古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部分用品,给大家展示一下蒙古匠人们的精湛技艺。...
2018-07-20 13596 -
鉴赏——蒙古钱币八思巴文大元通宝
大元通宝是元朝时期的货币,是由元武宗铸造并且发行的圆形方孔铜钱,大元通宝有汉文及蒙古文两种版式,大元通宝并不是年号钱,大元通宝中蒙古文的版式居多,而汉文版式的大元通宝数量就偏少一些,另外,汉文版式的大元通宝分为大小两种样式,都是非常罕见的圆形方孔钱,在我国的古代货币史上也是十分的珍贵。元武宗海山,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铸,非年号钱。有汉文及蒙古文两种, 版式繁多,大小厚薄不均匀。折十蒙文的发行量比较大,较为常见。汉文"大元通宝"分大小两种,均极其罕见,小型尤少,皆为古钱珍品。元朝是一个主要以...
2018-07-20 17902 -
民俗:鄂伦春手工艺品亮相国际妇女儿童产业博览会
7月13日至15日,2018中国(北京)国际妇女儿童产业博览会在京举行,旗妇联组织独具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展览,吸引世界各地嘉宾参观体验。此次展览是我旗作为北京对口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地区,受邀北京市妇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以及国家会议中心,与通辽市妇联一同代表自治区参加展览。期间,我旗代表团展示了非遗传承人精心制作的狍皮手工制品、桦树皮工艺品等具有浓郁渔猎文化元素的原创产品,以及融合了现代元素、时尚元素的桦树皮、毛皮手工艺品和饰品。鄂伦春桦树皮非遗技艺传承人吴玲芝现场讲解和展示了渔猎文化工艺的具体制作过...
2018-07-17 15707 -
蒙古族马具丨马背民族的工匠传承
『蒙古族马具制作简介』自古,生活在大草原的蒙古族就以马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有着异彩纷呈的马文化——驯马、育马、赛马、打马鬃、烙马印等。马具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伴随着蒙古族从远古走到今日,并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区的手工艺,是集木工工艺、金属工艺、刺绣工艺及皮件编织等独特工艺于一身的蒙古族民间手工艺。 科左后旗马具制作手工艺人制作的马具,其制作技术精良、用料考究、装饰华丽、使用舒...
2018-07-13 15825 -
民俗 | 蒙古族民俗文化乐器系列藏品欣赏
蒙古人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它...
2018-07-10 13285 -
蒙古帝国时期蒙古人的武器装备
匈奴王冠镇楼▲▲布尔尼汗的宝刀▲▲ 11-12世纪的蒙古刀,这种细长刀风格对后来的中亚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注意看刀柄的弧度,这个弧度在1个世纪后影响了整个中亚-中东地区的风格。 13世纪的蒙古刀,这个角度看比例已经完全失衡了,其实这把刀的刀柄不长,但刀锋的长度却很足。 喀尔喀蒙古刀,这种刀用蒙语叫做tuushin ild,翻译过来就是直刀。小dondov的宝刀 jagalmai ild! 十字刀~ 蒙古帝国时期的古典风格完全是蒙古古典风格,这种风格的蒙古刀对中亚的影响深远,西到贾巴尔汗的战刀、...
2018-07-10 13872 -
蒙古国博格达汗宫 —博物馆建筑与展品欣赏
博格达汗宫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南郊,最早修建于1893年,1924年建成博物馆,建筑采用蒙藏文化风格与汉式工程做法相结合的建造手法,反映了新的民族建筑设计理念。是蒙古国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之一。博格达汗宫博物馆位于乌兰巴托南郊,最早修建于1893年, 曾蒙古喇嘛教博格达活佛居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1924年建成博物馆,建筑采用蒙藏文化风格与汉式工程做法相结合的建造手法,反映了新的民族建筑设计理念。根据中国国家文物局与蒙古国教育文化科学部签署协议,中国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利用中国政府无偿援助600万元人民币对博格达汗宫...
2018-07-10 19044 -
科尔沁绣花枕头
过去的枕头是方而长的长方形,枕头两边绣花,特别是结婚之前绣好这种枕头,因为是长的,也比较适合双人枕头,但是做的时候是双的。把绣花(如图)的部分在科尔心方言叫:jintun tolog ,布料一般都是黑色的,这样突出了绣花部分,显得颜色分明。过去的科尔沁姑娘基本都会绣花,不会的话让人笑话,说你pareldu ,所以姑娘们结婚前都准备好了绣花鞋、绣花荷包、绣花枕头等,当然枕头一般都婆家准备。科尔沁姑娘们绣花缝衣上也互相攀比,手巧勤快的姑娘们绣好一大箱带到婆家,太少的话,让人说你...
2018-07-08 14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