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子是游牧民族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擀毡这一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毡子也随之悄然退出了人们的生活,擀毡这一技艺也正面临着消失。


图片按照擀毡依次顺序排列

擀毡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尼勒克加勒克斯卡茵特墓地发现了毛毡,由此可以推测出在公元前5世纪至汉代这一时期,伊犁河谷的山地居民已经开始使用毡房。汉朝远嫁到乌孙国的细君公主在《黄鹄歌》中“穹庐为室兮旃为墙”,就提到了“旃”。旃就是毡子,说明蒙古族、毡子在毡房中的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边疆的少数民族因为生活需要,毛毡成了他们必不可少的一件生活用品,制毡因而也就成为这些少数民族的一项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


擀毡子这个活儿也是需要集体参加的劳动,有男有女,一起有说有笑,互相打打闹闹,好不热闹。擀毡子的地方,一般都是选在河边,离水最近的地方,场地比较开阔而平坦。大队也要在旁边支起帐篷,负责烧水熬茶。大家都是天蒙蒙亮即洗漱喝茶完毕赶到现场,趁天还没大热就开始干活。擀毡子的程序基本是这样的,根据所需毡子面积大小,在场地四周角上钉上矮木蹶子,再用细绳围成四边形(有的是在下面放一张大的苫布,作为底衬)。然后把成堆的羊毛倒在这个四边形之内,摊成薄薄一层。参加的人们在各个边上手持细柳条,敲打羊毛,目的是把羊毛打散,而让它蓬松起来,就像内地的弹棉花工差不多。大家一边打着,一边互相玩笑着,打闹着,但手中的柳条始终不停。直到一位掌管师傅说可以了,即停手,随后用水盆或水桶提水,往蓬松好的羊毛上面浇水,水浇透后,人们撤后,牵来2、3匹马,每匹马拉着一个重重的石碌碡(和内地夏收或秋收压场一样的石头滚子),在羊毛上反复来回地压,直到师傅认为压得够了力度了,即停止。然后再往上面铺羊毛,而重复上面的敲打,浇水,碌碡压的过程,根据所需的厚度,一般都要重复5~6次以上,最后要将毡面翻过来,压底面,经过反复多次才算是完成。擀成的毡子放到另外的地方晒晾,直到干透即告完成。在擀毡场地再进行下一块的操作。当年生产队擀制的毡子面积都很大,一般都在1~2丈长,6~7尺宽。记得当时负责擀毡的牧民,还往摊平羊毛上撒一种白色的粉末,似乎是芒硝一类的东西,据说既能增加羊毛之间的黏合力,还有防虫蛀的作用。为了使毡子韧性好结实,擀毡子另一个技术性强的活是收边,即要把四边收成即整齐,又光滑,这个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好的,而擀毡子师傅也大都秘而不宣。

擀毡子的劳动强度不是很大,但就是要遭太阳的暴晒,越是太阳强的天,越有利于擀毡子。而当时的牧民青年男女也都乐于参加这样的集体劳动,因为在这种场合一般都不受家中老人的管教,可以自由自在的和异性交流感情,甚至谈情说爱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