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有话说|蒙古族木质蒙皮雕花马头琴

    文物有话说|蒙古族木质蒙皮雕花马头琴

    文|物|有|话|说蒙古族木质蒙皮雕花马头琴20世纪50年代琴身长112厘米琴最宽部位31厘米琴弓长79.5厘米木质、皮质蒙古族木质蒙皮雕花马头琴,是蒙古族传统的拉弦乐器,也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乐器,由于它的琴杆顶端多用一颗精雕细琢、形象逼真的马头来装饰,故名马头琴。马头琴1富有草原特色的马头琴马头琴,蒙古语称“茂林胡尔”,古称“潮尔”,也作“绰尔”。它诞生于茫茫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迄今已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马头琴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由唐、宋时期的拉弦乐器胡琴演变而来,一说是蒙古牧...

    2024-12-22 3939
  • 达茂文物故事(二十五)顾姑冠——元代蒙古族女性的头饰

    达茂文物故事(二十五)顾姑冠——元代蒙古族女性的头饰

    在达茂博物馆的游牧文化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形如“Y”字形的木质器具,上面还站立着一片孤零零的羽毛。这块看似不起眼的木头其实是从元代流传下来的,而且是馆内为数不多的二级馆藏文物,它的学名叫做顾姑冠,又有罟姑、固姑、固顾、罟罛、括罟、故姑、囿姑、姑姑、三库勒、古库勒、孛哈、孛黑塔、孛黑塔黑等10多种叫法。看过纪录片或影视剧的人一定会对蒙古族妇女的头饰有很深刻的印象,那种形如桶装,以红色为基调,镶嵌白银、松石、珊瑚、玛瑙等装饰品的帽饰就是顾姑冠。从现在掌握的史料来看,最早明确描写顾姑冠的是《蒙古秘史》。《蒙古秘史》中描述...

    2024-12-22 4282
  • 蒙古文化历史古物图,每一张都值得收藏

    蒙古文化历史古物图,每一张都值得收藏

    来源:布特勒...

    2024-12-22 2360
  • 20件草原文物,真开眼!

    20件草原文物,真开眼!

    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反映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生活文物为主的,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营博物馆。目前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古代的鄂尔多斯青铜器、金银器;历代陶瓷、玉器、古钱币、古代丝织品;有反映蒙元文化的古代官印、巴斯巴文官印、帅令牌、花押;有从元代至清代的各类藏传佛像、佛教用品,共计3000余件。藏品展现出草原游牧民族不同时期的异彩缤纷的文化现象和民俗特征。详情介绍:推荐:藏品寄卖,无需送实物!不成交不收费!推荐有提成!关注有“漏”捡!‍文章来源: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4-12-22 2447
  • 中外游牧民族文物鉴赏

    中外游牧民族文物鉴赏

    内蒙古地区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成吉思汗在12世纪脱颖而出,以其强悍的力量于13世纪初征服统一了蒙古草原各个部落,逐渐发展为蒙古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背依纽约中央公园,闹中取静,环境幽雅。其展出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资金足、气派大的美国风格。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蒙古族文物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蒙古族文物      &n...

    2024-12-22 2639
  • 那些来自内蒙的精美文物

    那些来自内蒙的精美文物

    周末抽空去国博转了一圈,主要是针对内蒙古文物菁华展“长城内外皆故乡”去的。虽然之前我已经去过内蒙古博物院和鄂尔多斯博物馆,但这个还有很多其他内蒙文保单位保存的文物一同展出,应该值得一看。因为疫情关系,来北京的外地游客少了很多。第一次在国博,我感受到了空空荡荡的氛围。展览的名字取得很好。感觉内蒙的区划南沿,大部分都是沿着长城来的,特别是山西和陕西一带。当年去陕北爬长城,对此感触颇深。进门一张图,对历代长城标示得很清楚。‍布展基本是按年代。从远古到春秋战国,从汉到唐,然后辽金元明清。看完之后主要感想如下:内蒙地区的文物...

    2024-12-22 2514
  • 【历史文物】蒙古历史上的一些已出土的文物

    【历史文物】蒙古历史上的一些已出土的文物

    八世纪的金皇冠(存于后杭爱省) 元代蒙古的黄金饰品(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元代蒙古袍(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十三世纪蒙古军的响箭日本人描绘的进攻日本的蒙古水兵淹没于海上飓风的画作元代蒙古靴(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蒙古军队服装(存于日本军事博物馆)元代蒙古骑士图案的地毯1305年蒙古乌力吉图汗致法国国王菲利普的信函阿日贡汗致法国国王的信件。信中建议双方夹击叙利亚,击败马穆鲁克土耳其人,解放耶路撒冷。十三至十四世纪的蒙古军队盘龙头盔蒙古男舞俑(十三世纪的碑面图)英勇进击的蒙古军人日本将领把蒙古军用头盔改装后的头盔(...

    2024-12-22 2333
  • 长城内外皆故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明清代珍贵蒙古文物

    长城内外皆故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明清代珍贵蒙古文物

    长城内外皆故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明清代珍贵蒙古文物‍‍‍‍‍‍‍‍‍‍‍‍供稿  青史无他...

    2024-12-22 2212
  • 草原青铜|北方游牧民族的各类饰品(二)

    草原青铜|北方游牧民族的各类饰品(二)

    以各种动物纹为装饰图案或者以动物为造型的带扣、饰牌、饰件等,是当时最主要的服饰品。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应为腰带饰,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匈奴及其前身民族特有的“胡带”,它是鄂尔多斯青铜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早期畜牧民族聪敏智慧的结晶,造型生动,特征鲜明,不仅具有极大的史学研究价值,同时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扣形浮雕饰件高浮雕动物饰件圆泡饰等饰件中有大量具有浮雕和高浮雕图案的圆扣形饰件,形体有大有小。形体较大的多为动物头尾相接的曲身造型,如团豹形饰扣;小型的有浮雕的动物形和梅花形、团鲵形、鸟兽形等。另外还发现有较为罕见的采用高...

    2024-11-02 6533
  • 草原皮囊:游牧民族的特色瓷器

    草原皮囊:游牧民族的特色瓷器

            陶瓷在辽国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没有陶瓷业之前,契丹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器皿都是游牧民族习用的木制器皿、皮囊和粗陋的泥质陶器。建立陶瓷业后,虽然所烧造的瓷器和釉陶器并未完全取代之前所使用的器皿,但它却成为契丹人的主要生活用具。属于契丹形式的陶瓷制品有鸡冠壶(皮囊壶)、鸡腿瓶、凤首壶、长颈盖壶、穿带扁壶、海棠花式长盘、长颈瓶等,此类器物大多是绿釉、黄釉和三彩釉陶器。  唐代白瓷皮囊壶,1980年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窑址出土,现藏于河北省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白...

    2024-11-02 6143
  • 在三星堆看见北方草原丨200多件文物呈现马背上的青铜王国

    在三星堆看见北方草原丨200多件文物呈现马背上的青铜王国

    自古以来,中国北方各民族,在鄂尔多斯这一连接中原与北方草原的通道和农耕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之地繁衍生息、互动往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鄂尔多斯,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国正北方的黄河“几”字弯怀抱中。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这片被九曲黄河环抱、与长城相依的水草丰茂的沃土,在北方先民经年的文化耕耘中,孕育出了鄂尔多斯青铜文化。日前,三星堆博物馆迎来了25周年馆庆。作为馆庆系列活动之一,重磅推出了“塞外雄风——鄂尔多斯青铜器精品文物展”。展览精选了内蒙古黄河流域早期游牧文化青铜器臻品200多件,以时代为序、以青铜...

    2024-11-02 5706
  • 内蒙古珍宝 | 银器(三)

    内蒙古珍宝 | 银器(三)

      【内蒙古美稷文化公司整理】金银器在草原文化体系里异常重要。游牧民生活中最广泛且最珍贵的器物和饰物是银器。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她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也具有很强的延展性。925代表银的纯度,正如999是黄金的纯度一样。← 银 铤 →银铤(辽代)长16.3厘米、宽7.8厘米、厚2.1厘米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征集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藏///长方形,正面刻有文字。面上有一块补银。可能是分量不足而后加。← “天朝万顺”契丹文银币 →“天朝万顺”契丹文银币(辽代)直...

    2024-11-02 5951
  • 内蒙古珍宝 | 银器(二)

    内蒙古珍宝 | 银器(二)

      【内蒙古美稷文化公司整理】金银器在草原文化体系里异常重要。游牧民生活中最广泛且最珍贵的器物和饰物是银器。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她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也具有很强的延展性。925代表银的纯度,正如999是黄金的纯度一样。← “卡瓦德” 银币 →“卡瓦德”银币(唐代)直径2.8厘米,重1.5克1959年呼和浩特市坝口子悠悠板乡场汉板村出土内蒙古博物馆藏///白银铸造。正面饰侧首的王者半身像,头戴王冠,像前有钵罗婆文“卡瓦德”的铭文。背面中央有祭坛,右上角有一新月,左上角有一六角星。卡瓦德银币...

    2024-11-02 6048
  • 内蒙古珍宝 | 银器(一)

    内蒙古珍宝 | 银器(一)

    【内蒙古美稷文化公司整理】金银器在草原文化体系里异常重要。游牧民生活中最广泛且最珍贵的器物和饰物是银器。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她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也具有很强的延展性。925代表银的纯度,正如999是黄金的纯度一样。← 虎头形银饰件 →虎头形银饰件(战国)长2.9厘米、高3厘米、厚4厘米,重19.7克1972年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内蒙古博物馆藏///模铸成型。虎头呈高浮雕式,五官、胡须及鬃毛均刻画的十分逼真,下颌镂一孔与口相通,以便佩带。应为服饰上的饰件。← 虎噬羊纹银项圈 →虎噬羊纹银项圈(战国)长...

    2024-11-02 5870
  • 内蒙古珍宝 | 银器(十一)

    内蒙古珍宝 | 银器(十一)

      【内蒙古美稷文化公司整理】金银器在草原文化体系里异常重要。游牧民生活中最广泛且最珍贵的器物和饰物是银器。纯银是一种美丽的银白色金属,她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也具有很强的延展性。925代表银的纯度,正如999是黄金的纯度一样。←乌兰察布盟盟长贝子乘骑证 →乌兰察布盟盟长贝子乘骑证(清代)铜、银通长25厘米、牌长17厘米、宽10厘米乌兰察布市征集乌兰察布市博物馆藏///此证为乌兰察布盟盟长颁予属下官员境内驿站换乘马匹、食宿的凭证。← “达”记大尾式镶银马鞍 →“达”记...

    2024-11-02 5964
  • 美国博物馆里的草原艺术藏品【短剑、带扣】

    美国博物馆里的草原艺术藏品【短剑、带扣】

    远东地区的青铜器与铁器都是通过欧亚草原带,从近东地区传播过来的。也就是说北方、西北方的草原地带,是技术传播的必经之路。而农牧文化交错带(即长城沿线)上的文物非常具有指标性。虽然这些技术都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但到了农业文明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区,又有了自身的改进与发展,直至反向传播到欧亚草原带。比如,金属冶炼技术中的范造法,虽然在两河流域与印度北部的古老文明中也曾存在过,但将其推向一个高峰的,无疑是殷商的青铜铸造技术。在前匈奴时期,甚至更早的夏家店上层、朱开沟上层文化中,这种技术以及形制上的交流从没有停止过。直柄剑、曲柄...

    2024-09-30 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