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元火工作室 第55页

元火工作室 第55页

  • 画家专访 | 从《黄河之万笏朝天》带你进入「暖城之暖」

    画家专访 | 从《黄河之万笏朝天》带你进入「暖城之暖」

    今天跟随我们的访谈来详细品读「暖城之暖」中颇具代表性的参展作品——《黄河之万笏朝天》以及作者李秉军老师的创作心得希望通过这篇专访让来过的参观者加深理解让没来过的参观者加深兴趣李秉军1968年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清美艺术研究会会员现为鄂尔多斯美协副主席伊金霍洛旗美协主席问能跟我们简单说说这幅作品吗?答这幅作品是2021我去甘肃永定县刘家峡的一幅写生作品,也入选了中国美协主办的2021年“古堰画乡”首届全国风景油画双年展,后来这幅作品也被鄂尔多斯美术馆收藏。我在近几年已经把黄河这个主题画了若干张,在近几年黄河题材一直是国...

    2024-04-01 3083
  • 画家专访 | 从《在希望的田野上》到「艺韵北疆」

    画家专访 | 从《在希望的田野上》到「艺韵北疆」

    今天的画家专访我们邀请到了「艺韵北疆」参展画家杨乐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创作心得细细品读参展画作「在希望的田野上」杨乐1987年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2010年毕业于俄罗斯后贝加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获硕士学位鄂尔多斯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美术展问请您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您在「艺韵北疆」展出的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答《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写生作品,同期也创作了其它几幅。这一系列的写生作品开启了我对家乡地域文化的...

    2024-04-01 2940
  • 画家专访 | 与王虎镛老师一同感悟「艺韵北疆」中的「千回百转」

    画家专访 | 与王虎镛老师一同感悟「艺韵北疆」中的「千回百转」

    在鄂尔多斯美术馆的展厅中有一幅画作极为引人注目它描绘了黄河“千回百转”的恢宏气势今天的画家专访一起来聆听王虎镛老师的创作心得细细品读王老师在「艺韵北疆」中的参展画作「千回百转」王虎镛男,汉族1982年4月出生,准格尔旗人,大学本科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准格尔旗美术家协会主席准格尔旗世纪中学教师问请您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您在「艺韵北疆」展出的作品《千回百转》答为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全面展示内蒙古真善美的形象,以妙笔丹青架起对外交流的桥梁,内蒙古美术馆精心策划推出“艺韵北疆——内蒙古形象主题美术...

    2024-04-01 2932
  • 画家专访 | 从《边房边景》走近达楞青克力

    画家专访 | 从《边房边景》走近达楞青克力

    今天的画家专访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达楞青克力老师让我们共同探索他的艺术之路与创作心得聆听他的心声一同品鉴鄂尔多斯美术馆开馆展作品《边房边景》感受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无限魅力达楞青克力男,蒙古族,中共党员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内蒙古陶艺学会副会长鄂尔多斯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任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主任问请您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您在鄂尔多斯美术馆开馆展作品《边房边景》答这幅作品是我带领学生在东胜区边边家渠村写生时的一幅作品。作品捕捉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希望能够展现乡村的美丽景色,也想表达对传统乡村文化的...

    2024-04-01 2985
  • 画家专访 | 从《秋至长城》走近谭继龙

    画家专访 | 从《秋至长城》走近谭继龙

    今天的画家专访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谭继龙老师一同走进他的艺术世界聆听谭老师的心声品鉴馆内展出的作品《秋至长城》以及他对美术创作和美术事业的深刻思考谭继龙男 汉族1982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  现工作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鄂尔多斯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油画学会会员△谭继龙《秋至长城》问请您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您在「艺韵北疆」上展出的作品《秋至长城》答《秋至长城》是我近期的一幅油画创作,表现的是古长城遗址,素材是多年前的写生过程中拍摄的。最开始是对光影感兴趣,但后...

    2024-04-01 2972
  • 画家专访 | 从《山居》走进孙智慧

    画家专访 | 从《山居》走进孙智慧

    今天的画家专访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孙智慧老师让我们从孙老师馆内展出的作品《山居》以小见大探寻她对美术创作的理解以及她作为美术工作者的坚持孙智慧中共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准格尔旗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准格尔旗薛家湾第七小学教师△孙智慧《山居》问请您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您在「艺韵北疆」展出的作品《山居》答《山居》是我在2023年结合家乡准格尔写生稿创作的一幅作品。整幅画利用纯墨色线条表现,我觉得这样的创作语言能够更好地体现窑洞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同时也想通过作品寻求内心深处的那一抹乡愁和恬静。问您认为您...

    2024-04-01 3058
  • 四子王旗“查布其尔”马文化

    四子王旗“查布其尔”马文化

    八月的草原草长莺飞、金风送爽,八月的草原丰收在望、牧人欢畅。值此伟大祖国7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2019年8月23日,“查布其尔”马文化协会在四子王旗江岸苏木一队艾日格嘎查嘎查长宝云家举办第四届马文化大会。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套马是蒙古民族特色体育项目。该运动来源于蒙古族群众传统生活,在过去是牧民的一项生活技能,后来逐渐演变成今天的一项群众运动项目。它分为:挥杆套马与绳索套马。挥杆套马是骑手持约3米的套马竿,竿顶扎一绳环,环的大小能套住马头为宜,靠骑手乘马持杆追逐马群套马;绳索套马是骑手手持...

    2024-03-30 3337
  • 蒙古族的马与马文化

    蒙古族的马与马文化

    蒙古民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誉称。如果说北方草原是蒙古人的历史摇篮,那么矫健的蒙古马就是蒙古人创造历史文化的主要工具。马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在民族的成长发展中的确是太重要了。因此,从古至今,蒙古族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对马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蒙古族的生产劳动、行军作战、社会生活、祭祀习俗和文学艺术中,几乎都伴随着马的踪影,听得到马蹄的声音。由此,就自然而然地在民族生活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马文化。蒙古马蒙古马是世界上较古老的马的品种之一。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都有过发达的养马业。蒙古民族自...

    2024-03-30 3729
  • 马背上驮着的 “珍宝”—马文化

    马背上驮着的 “珍宝”—马文化

    蒙古语中有关马的词语非常丰富,其中与马相关的谚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马谚语在草原上口口相传,持久沿用,反映着草原上人们的生产、生活、心理、审美等。马谚语的产生和运用,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使语言的内涵和意境赋予了文化的特征和时代的烙印。进一步保护传承蒙古族马谚语,对深入研究蒙古马文化、蒙古族民间文学艺术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者  蒙古族谚语:丈夫友好妻子才谦和,主人友好马才温顺。  初夏在广袤的克什克腾草原,年近八旬的朝克图老人望...

    2024-03-30 3591
  • 蒙古细犬

    蒙古细犬

    .蒙古细犬,又名:契丹猎犬 最早起源于辽代,蒙古细狗在辽代就已经存在并受到了契丹王室的垂爱,契丹贵族从当时居于额尔古纳河流域蒙古人那里索取来的良种犬加以培育的。契丹人对猎犬怀有深厚的感情,把它们视为自己忠诚的伙伴。据《元都丞志》及有关史料记载,当年蒙古帝国远征欧洲时,曾带着许多蒙古细犬作为警戒与狩猎之用。这些英勇机敏的细狗在战争累建奇勋。后此犬便散落于民间,自然繁衍。但到了二十一世纪,己成了稀少的品种。仅在中国内蒙东部,东北有少数的留存。蒙古细犬身体成长方形,腹腔宽大,腰部十分流畅但并不纤细,腹部皮肤松弛,背微弓,...

    2024-03-30 6418
  • 厄鲁特蒙古族独有的服饰符号

    厄鲁特蒙古族独有的服饰符号

    老辈的厄鲁特蒙古人经常这样教育媳妇和女儿们:“孩子,人们看到你的衣服第一句话是问这个衣服是谁做的?而不是问这件衣服做了几天?”厄鲁特蒙古族的独妇女必须会缝制自己的所有的服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今一部分传统的服饰与手艺正在逐渐丢失,一些深爱自己民族的人士,倚仗微薄之力不遗余力的继承和传承着这些珍贵的民族符号,访厄鲁特蒙古族服饰传承人斯仁吉木就是其中一位。她曾在第八届中国蒙古族服饰大赛上获传统服饰一等奖(服饰)。她制作的男女全套服饰被收集到内蒙古标准化院厄鲁特蒙古族服饰国家标准册。飞针走线间传递的民族情今年62岁...

    2024-03-30 6521
  • 北京城里的八大蒙古王爷府

    北京城里的八大蒙古王爷府

    北京城蒙古王府共8个,通辽的蒙古王爷府就有6座:僧王府,科左后旗的僧格林沁亲王王府,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炒豆胡同和板厂胡同;卓王府,科左中旗的卓哩克图亲王王府,坐落在北京东城区什锦花园原19、21号院;末代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安定门内花园府,北京人也称此花园为“达子府”花园);那木济勒色楞后来迁住的达尔罕亲王府(原东四马大人胡同,现育群胡同15号);色布腾巴拉珠尔达尔罕亲王府(原是和敬公主府,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院);奈曼亲王府,奈曼旗札萨克多罗达尔罕郡王德木楚克札布王府(原北京西城区的泰安侯胡同,今西四北七条27...

    2024-03-30 845
  • 蒙古族历史文化老照片

    蒙古族历史文化老照片

    清末民初时期成吉思汗陵中用于祭祀圣主英灵的八座蒙古包德王府蒙古包——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苏尼特旗德王府蒙古包,在包前加筑砖木制牌楼,以区别于普通蒙古包,显示包主的高贵地位。王府蒙古包群——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乌兰察布盟沙贝子王府蒙古包群。20世纪30年代蒙古王公在蒙古包前合影。左三为乌兰察布盟达尔罕旗扎萨克亲王云端旺楚克。清代蒙古族妇女清代蒙古族夫妻蒙古包前的蒙古族贵族蒙古族牧民勒勒车蒙古萨满清代蒙古族弓箭手拉四胡的蒙古艺人民国时期射箭比赛民国时期的寺庙乐队来源:部落可汗...

    2024-03-30 828
  • 鄂温克族诞生礼仪——摇篮

    鄂温克族诞生礼仪——摇篮

    新生婴儿出生两三天后就放入摇篮里。七天后,肚脐自然脱落,将脱落的肚脐收好不能随意丟弃,包在红布里,放在摇篮枕头下的部位。一周岁后,才出摇篮,开始学走路。但睡觉还是在摇篮里,直到两岁或两岁半。鄂温克族的摇篮叫“额莫贺”“奥姆克”。有一种是用山丁树(乌勒特毛)或红柳树(西日特毛)制成,呈长圆形,长约90余厘米,宽约35厘米,边高约8厘米。摇篮的底部由两块薄板接成,从中部开始徐徐向上,接角处与平面呈45度角,婴儿头枕部不用木板,在其部位的边上凿出针眼,缝上用红、绿、黑颜色的线绣出蝴蝶等花纹或图案的布。摇篮的背面(哈皮兰)...

    2024-03-30 3541
  • 苏鲁锭传说

    苏鲁锭传说

    苏鲁锭的蒙语意思是“矛”,是蒙古的象征,是战神的标志,又译为“苏勒德、苏力德”。一般是黑白两色,分别叫做“哈喇苏鲁锭”和“查干苏鲁锭”,就是“黑”和“白”的意思,黑色象征着战争与力量,白色象征着和平和权威。苏鲁锭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也是蒙古战神的化身!苏鲁锭寓意着战胜一切!据说,成吉思汗的金帐(大翰耳朵)常年架在四轮的巨型木车上。夜里,套上三九二十七头牤牛,走起来非常平稳;白天,套上三九二十七匹骟马,跑起来特别轻快。车上插着一杆黑色的军旗,也叫黑毛大,长矛形的乌金棋顶,随着四季寒暑的变化,闪着红、黄、蓝、白、黑...

    2024-03-30 6737
  • 察哈尔八旗指哪八个旗,你知道吗?

    察哈尔八旗指哪八个旗,你知道吗?

    乌英嘎《察哈尔八旗》正蓝旗 旗地东至克什克腾,西接镶白旗察哈尔(今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东部),南起御马厂(今锡林郭勒盟正兰旗南部和多伦县西部),北抵阿巴噶左翼旗。大体相当于今天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部。  镶白旗 旗地东接太仆寺牧厂及正蓝旗界,西至正白旗察哈尔(今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西南部),南交太仆寺牧厂(今正兰旗西南部),北连苏尼特左旗及正蓝旗察哈尔。    正白旗 旗地东接镶白旗察哈尔,南连镶黄旗察哈尔东南部(今太仆寺旗西南部),西邻镶...

    2024-03-30 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