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尔梅克共和国首都街头
在推特上看到有人贴出这个照片,说是莫斯科街头。后来有人纠正说这是卡尔梅克共和国的首都埃利斯塔。二战时去前线慰问的蒙古牧民代表成了俄罗斯纪念胜利75周年的标志。蒙古往事:二战纳粹德军中的佛教二战胜利日:英美和俄罗斯差一天蒙古往事:苏联前线的策格米德这是1943年去俄罗斯前线慰问苏军的蒙古牧民代表策格米德(С.Цэгмид),当时她19岁俄罗斯民族性里一直有东方性和西化两种因素,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彼此消长。有点像中国,也一直有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中国特色 5 6的。但好像俄罗斯的东方主义和对欧洲政治文化的批判思...
2020-06-02 5086 -
鸟居龙藏百年前的蒙古调查
满洲往事:蒙古风俗(上)满洲往事:蒙古风俗(下)太阳国往事:日本人移民满洲和内蒙蒙古往事:日本的傀儡国和蒙古边界纠纷谈判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1870-1953)在上世纪初和20-30年代在满蒙地区进行过调查,这些照片摄于昭乌达盟(现在的赤峰)据说来自鸟居龙藏的研究档案鸟居龙藏,1952年...
2020-06-02 5796 -
蒙古帝国的尾声:阿尔泰共和国
有点标题党啊,呵呵。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阿尔泰共和国在百年前建立共和国的时候的确宣称要恢复蒙古帝国。在俄罗斯内战中,不止一股政治力量把成吉思汗的遗产当作可利用的政治资源。蒙古往事:成吉思汗后裔末代汗国&哥萨克女骑手阿尔泰共和国和蒙古,图瓦和哈萨克斯坦接壤,南边靠着新疆顶端。俄罗斯人口占一多半,35%左右的原住民是阿尔泰人,和一些哈萨克少数民族。那里最早属于匈奴帝国,后来是乃蛮汗国的一部分。1204年铁木真帅军灭乃蛮,现在阿尔泰这部分人成了蒙古的一部分。1240–1502年他们属于金帐汗国/朱赤汗国,达延...
2020-06-02 5255 -
摄影师钢特木尔作品:镜头记录草原文化
钢特木尔,蒙古族,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内蒙古摄影家协会、锡林郭勒摄影家协会会员。出生在正蓝旗,从小深受蒙元皇家文化的熏陶,逐步形成了草原人文景观独特的摄影风格。来源:内蒙古摄影家...
2020-06-01 4314 -
蒙古族音乐源于草原,历经千年不衰,在于兼容并蓄
又是春夏之交,每年此时,刚刚泛青的草儿偷偷地探出了头,僵硬的土地已经变得像地毯一样柔软,牧民们赶着牛、羊、马在草原上开始放牧。也在这时,草原上传来悠扬的歌声,高昂浑厚的一个长调犹似天边刮来的一阵飓风,百花躁动,草原沸腾。蒙古族音乐的代表乐器马头琴在草原上,歌声伴着牧民们生产生活而来。千百年来,始终未变。就在疫情防控期间,内蒙古老一辈艺术家拉苏荣、金花、德德玛、那顺等人和乌兰牧骑队员在家录制来自草原的音乐,并通过抖音平台发布,将蒙古族音乐送到武汉,送给疫情防控下的中国大地,为打赢疫情阻击战鼓舞士气。1蒙古族音乐产生于...
2020-06-01 4588 -
【名家名作】荣获全国“骏马奖”作家—布和德力格尔
编者寄语辽阔壮美的科尔沁大草原,浓郁厚重的风土人情,滋养培育了独具草原魅力的科尔沁文化。在这片文化沃土上生活着很多对科尔沁文化情有独衷的人们,他们用文字、用画笔、用镜头……寄情于这方热土,以饱含心血与汗水的优秀作品,向家乡、人民表达自己深深的情愫。他们就像是科尔沁天空的繁星,照亮了这块美丽的大地,让科尔沁文化迸发着璀璨的光芒,为科尔沁增添了靓丽的篇章。通辽市文联微信公众平台将陆续在《科尔沁名家名作》栏目中,与大家共同分享各文艺家协会领军人物的作品。今天,让我们走进通辽市作家协会曾经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2020-06-01 4267 -
蒙古国的儿童节,愿我们永远有一颗童心!
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最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一段日子,应该就是童年。回眸童年的懵懂时光,心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滋味,快乐是最令人难忘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蒙古国的儿童是怎样欢度六一的........
2020-06-01 4271 -
锡林郭勒“蒙古年桌”欣赏
年桌,顾名思义,就是过年家里桌子上摆放的好吃的、好喝的,用于盛情款待拜年来的客人。本篇所展示的年桌都是普通的蒙古人家,有城里的蒙古人家,也有乡下的蒙古人家。图片基本上是本人拜年所拍,为生活中的真实写照,目的是向大家展示蒙古原生态的“年文化”。拜年客人落座后,主人便拿出珍藏的奶酒用哈达银碗敬酒祝福,并用蒙语问候客人——赛新勒布?(过年好?)。看年桌,你就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蒙古人家。图上两位蒙古男士的蒙古袍也很有代表性,一个是阿巴嘎部特色,简洁明快美观;一个是乌珠穆沁部特色,繁缛华丽大气。相互问候、交谈聊天。此桌...
2020-05-30 6433 -
【学术研究】江帆 | 蒙古族民间故事长河的“双子”灯塔
点击上方“辽大民俗学”可订阅哦!内蒙鄂尔多斯的朝格日布与辽宁喀喇沁左翼的武德胜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故事家。虽然这两位故事家已离开我们多年,但因他们的故事均采录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时我国各地民间讲故事的“语境”还未受到现代化的明显冲击,故而两位故事家留传下来的众多精美且几近“原生态”的蒙古族民间故事,在今天已似陈年的老酒,虽岁月弥久却愈发甘冽醇香。尤其在当下,重新审视评估两位蒙古族故事家留下的这笔民间文化遗产,其价值更是难以估量,弥足珍贵。众所周知,蒙古族素有讲述故事与演唱史诗的文化传统,此中对于蒙古族英雄史...
2020-05-30 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