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蒙古文书法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蒙古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筑了光辉绚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草原文化概括地讲,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繁衍生息在这里的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也有学者称,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称。


草原文化产生于草原、发展于草原、扎根于草原,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进程中,草原文化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一脉相承的作用。

蒙古文书法,是蒙古族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特色。

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从13世纪开始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的旗帜下再度统一草原部落,建立了疆域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用国家形式重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从而把部落与民族文化全面提高到封建国家水准的“文明的进步状态”。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入住中原,建立了元朝。在历史的进程中元朝虽然清亡,但是蒙古族仍然作为草原的主体民族,成为草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过去,还是将来,蒙古族文化始终担负着传承和发扬草原文化的历史责任。

其次,蒙古族文化源远流长。历史见证,蒙古族文化对草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我们探讨或研究草原文化时常常以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历史等诸多方面联系深入研究,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历史的需要。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它的基本精神。蒙古族也不例外,蒙古族文化为何在历代更选中经久不衰,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间步发展。概括起来,蒙古族文化具有闪光的五种精神:即大爱精神、英雄精神、包容精神、诚信精神、拼搏精神。正因为有了这五种精神,蒙古族文化在历史沿革中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对草原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草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先后经历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等古代高峰期的发展以及与中原文化的长期碰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后,才演变成为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特色鲜明的文化体系。


草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蒙古族文化始终扮演着主流或传承的重要角色。所以,蒙古族文化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贡献


笔者在述草原文化时反复强调,草原文化具有有鲜明的三个特性:即民族性、开放性、世界性。


民族性: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而言,它是一种民族文化(包括众多北方游牧部落的少数民族文化)。所以,草原文化是北方游牧部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性。

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包容和博采众长。中国历史的进程证明了这一点:成吉思汗在13世纪就提出宗教信仰自由平等的法律。在那个年代,这种政策在欧亚大陆恐怕是绝无仅有,是一个先河。同时,不断汲取和学习其他民族文化,弥补自己的不足,善于完善自己,这就是草原文化的特点之一。


世界性: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最具有世界性特点。美国著名的蒙古历史研究学者杰克•韦瑟福(1993年)在著作《成吉思汗和现代世界的形成》一书中说:“成吉思汗并不像从前西方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冷酷嗜杀的暴君,他是一个高瞻远属的统帅,他的军队带着东方的先进文化和科技进入了还处在黑暗时代的欧洲,并唤起了全球性的人类觉醒,在他的推动下,欧洲开始了空前的技术、贸易和思想革命。”

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作用不仅是持久的,也是广泛的。在衣食住行领域,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不仅改变了中原居民沿袭已久的着装习惯,也改变了商朝以来驾车作战的军事传统,对此后中原民族的服饰演变、军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草原文化不断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


胡风岗先生在论文中说:“成吉思汗文化是人类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三大文明源头之一的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蒙古民族当今世界唯一最有希望的,能叫的响的文化品牌,当之无愧的文化力量和精神。”

过去,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在征服欧亚大陆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且还促进了信息传递的进程。这充分体现了成吉思汗文化的远见和生命力。


社会虽然走进了现代文明时期,但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蒙古族文化永远不会过时。恰恰相反,本人在多个论文中反复强调的那样:“越是土的,越有生命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蒙古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所以,大力发展蒙古族文化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也是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需要。


马建军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发展依靠的最重要的软实力。”

追寻北方草原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足迹时不难发现,中华民族许多文化传承的源头也都可以追溯到这里。在赤峰发现的石块摆塑龙距今已有8000年;三星他拉红山文化发现的玉龙,是我国最早刻的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翁牛特发现的风鸟造型红陶杯,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凤”。


历史见证,北方草原是中华大地上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域之一,是中华文化崛起的地方之一。所以,历史告诉我们,草原文化的起源,远远比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还要早。

蒙古文书法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特色


早在800年年前,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汗国就开始重视蒙古文字,指派畏吾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吾儿字书写蒙古语,并授于诸王子弟和广大臣民,从而在大蒙古汗国出现了第一代文化传承人。


蒙古国建立之后,畏吾尔字成为全蒙古通用文字,称为畏吾儿蒙古文。在蒙古汗国统治时期,不仅通用于蒙古,也通行于四大汗国,并用于各国的书信和往来。经过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蒙古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过去的畏吾儿蒙文发展成为今日竖写蒙古文。

长期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民族,祖祖辈辈就生产生生活在辽阔的草原上。所以,它的文化同样备受感染。因此,蒙古文书法同样具有草原文化特色和浓烈的蒙古文化的烙印……


过去,刚创建的畏吾儿蒙古文字是横写的,而后改进的蒙古文字是竖写的。所以,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发展,蒙古文字具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它的特点是:傲骨、刚毅、挺拔、潇酒。

蒙古文书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蒙古文书法与其他民族的书法作品一样,充分表达着这个民族的文化风格和民族特点。例如,北京故宫、雍和宫、承德、内蒙古、辽宁、新疆等地见到的许多宫殿或庙宇的匾额、石碑、印章、印文上书写的蒙古文书法具有独特的章法和非凡的气度。


蒙古文书法同汉文书法一样大体上可分为:正楷、印刷体、美术体、草书(小草或狂草)等四类。正楷一般用于正式行文和重要文件。它的特点是:庄重、严肃;印刷体一般用于各书籍和刊物以及各种资料。它的特点是:正规、大方;美术体一般用于各种会议、会标、各种活动场所、各种匾牌。它的特点是优美、潇洒;草书是能够表达作者意境的最好方式。它的特点是舒展、洒脱。

蒙古文书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古代的蒙古文比较守旧、朴素。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竖体蒙古文字出现以来,蒙古文有了长足的发展。

《蒙古族通史》的彩色扉页上生动的翻印着:贵由汗印文、清代石刻蒙古文星座图、蒙古文《甘珠尔经》、元代圣旨牌札、成吉思汗石碑文等历代优秀书法作品的影印。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呼和浩特五塔寺上的“蒙古文天文图”是清代蒙古族著名数学家明安图的杰作。历史虽然过去230多年,但天文图上蒙古文仍然清晰可辩。可以说,它是近代史上的典型蒙古文书法作品。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区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有了明显改观。目前,从小学到中学用蒙古语授课的学生,不仅用蒙古语授课,而且还设有蒙古文书法练习课。这对蒙古族学生来说,不仅会读,而且还用蒙古文书写蒙古文书法作品,蒙古文书法课程深受欢迎。所以,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培养蒙古族书法爱好者,以便在祖国的文化大花园中发挥自已的地位和作用。

蒙古文书法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民族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北方草原。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接篮。所以它的文化与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历史的蒙古文书法作品大都体现在古币、石碑、寺庙和书刊之中。而现代的蒙古文书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今天,我们谈到蒙古文书法的时候,不能,也不可能忘记一位为蒙古文书法奉献一生的老师——蒙古文手写体之父,哈旺加卜先生。


他从50年代开始参与书写《蒙文正字法字典》,印数5000册。1972年,在内蒙古大学的策划下,要把中国名著《红楼梦》译成蒙古文版。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哈旺加卜先生能做到。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作,他用手写体译成的蒙古文《红楼梦》终于在1975年诞生了,它不仅是译本作品,而且也是手写体珍品。1978年,哈旺老师又译写了《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他是我们新一代文学作者、书法爱好者的楷模。


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认真贯彻落实。草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演变成为当今以蒙古族文化为典型代表的文化体系。


目前,蒙古文书法已得到了教育界、文化界、社会各界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团体的认可。所以,先后成立了“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蒙文书院”、“内蒙古蒙古文书法协会”等社会民间组织。他们利用社会民间组织的力量积极促进蒙古文书法的普及,这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但仅仅依靠社会团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事业;也为了进一步落实草原文化的发展,将“蒙古文书法”提交为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完全必要的,也完全符合振兴中华文化的宗旨。

参考文献

(1)董恒宇;马永直《论草原文化》第一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34页。

(2)宝音满达胡《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旅游之魂》,《论草原文化》第四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408,409页。

(3)内蒙古社科院课题组《论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7、8页。

(4)胡风岗《伊金霍洛2011年成吉思汗文化论坛》提要,第13页。

(5)摘要《北方新报》“草原童声五彩传说唱响美国”2012年2月10日第6版。

(6)马建军《伊金洛2011成吉思汗文化论坛》提要,第26页。

(7)留金锁《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