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张


M50  |  Suzhou Creek  |  Soho  |  Loft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2张


「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Black Scenery - Works of Yi Deer

策展人:栗宪庭

2019/5/18 - 2019/6/18

艺博画廊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3张



黑之景和心之影

——伊德尔2012年至2019年的铅笔画策展手记

 


    伊德尔自2012年开始的铅笔画系列作品,在我眼里,是他自1990年代初期涉猎当代艺术以来,到目前为止,最为精彩的系列。他说这是他2012年夏天,为了让自己“心静自然凉”下来,在纸上使用2B铅笔无意识地涂抹,一层又一层,不断覆盖和再涂抹,然后出现一种 “黑漆漆”的感觉,让他无法预料的正是使用2B铅笔,超出通常画素描暗处要求使用6B铅笔的经验,而达到了暗部“仿佛有了某种通透感,这种感觉击中了我”,“沿着这个感觉,我便开始接二连三地画了起来。每一张作品中都有一片黑漆漆的形体,或人或物,它们就像内蒙古特有的明晃晃太阳下的影子,在无风的日子里那么呆板地待在那里。回头看看这几年画的百多张大大小小的作品,画面里空旷的天,没有植被的秃山,看不出要圈啥的围墙,乱麻一样的电线以及像影子一样的树木和人形,都那么不生动,没有细节,没有重点。(引自伊德尔2014年 《我的铅笔画》)”。

 

    伊德尔这批作品之所以精彩,首先是黑漆漆的场景,也触动了我的神经,因为这批作品特别符合我对艺术的理解:特定感觉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媒介,是一个相互“寻找”的过程,没有长期以来对“不生动,没有细节,没有重点”的人、物、景的感觉,伊德尔也不会被“黑漆漆”的涂抹所击中。艺术所谓的语言,正是这种意义上“人的语言”,一个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有感觉的人”,通过他的个性、个人生活,与特定时代、社会环境的不断交织,以证实他真实地生存过,然后作为艺术家,他要经历表达什么和怎么表达这些感觉,这个过程,就像“种子”借助各种生成条件发芽、生长……直至结果,结果即作品。一个艺术家的一生,会不断地产生不计其数的感觉,但不是每一种感觉都可以生成作品,就像种植会产生很多果实一样,不是每一颗果实,都可以成为“种子”。果实和“种子”的关系,如同考察一个有感觉的人,和理解一个有作品的艺术家的关系。所以,我们常常会考察一个艺术家的个性、个人生活与时代的各种关联,那是为了证实“种子”与种植、果实成长的真实性。而“种子”生成的作品,对于一个艺术家,就是某一个阶段的创作节点。

 

    一个艺术家,一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节点,并构成一个艺术家思考和表达的线索。我看一个艺术家,在乎他的线索,因为线索是贯穿一个艺术家多年创作的主要思路和内在逻辑,是一个艺术家的个性、家庭等成长的小环境,在与时代、社会甚至历史大环境的不断交织中产生的,我以为这是具有知识分子特质的艺术家首要素质和标志。风格不是线索,有风格的艺术家,不一定有线索,在当代艺术中,一个艺术家的媒介可以多变,是不是绘画、雕塑摄影、装置或其他媒介的专门家不重要,而有没有思想的线索,才能构成一个艺术家若干阶段甚至一生作品的内在逻辑。没有线索的艺术家,就像不断地根据“顾客”各种要求接活儿的“手艺人”,官方政治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对艺术家的指示,也是“顾客”的要求。当然,好的“手艺人”,诸如工匠,部分古典艺术家,一生也可能产生风格的标志和线索,那是在超越“技术活”的基础上,与人类某一阶段审美(感觉)的线索相关联着。从技术的角度说,艺术家也是“手艺人”,因为技术是构成语言的重要因素,但艺术家所以成为艺术家,他作品中的感觉,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状态,首先独立于各种现世功利要求之外,才能生成作品——即美学或感觉意义上的“种子”。甚至经历很多创作阶段,甚至涉猎多种媒材,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探索,线索才有可能逐渐清晰。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真正艺术家,在与整个社会大的价值体系不断相互影响、交融、较量甚至挣扎中,获得心灵上自我救赎的过程。

 

    我喜欢伊德尔这批铅笔画,是因为这个系列,在他近三十年作品的线索中,所创造出“某种通透感”、“黑漆漆”的场景,直指人心,完整、简洁和富有张力,和此前作品系列相比,也最少符号性形象的参与。但是另一方面,没有此前符号性形象的作品系列,伊德尔也不会从中精炼出铅笔画系列来,这就是我强调线索是逐渐清晰,以及越来越接近伊德尔所期待内心感觉的原因。伊德尔的创作,按媒材分,主要是绘画和摄影,间或有影像和装置。按照时间顺序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说大致,是因为有些阶段是和另一个阶段穿插进行的,有些阶段像是过渡阶段。伊德尔的第一个阶段《经验系列》是绘画,主要以红色建筑和文革时期的人物构成画面的主要形象。文革给几代人造成的心理阴影是无可估量的,尤其童年的记忆常常会影响到人的一生,这是伊德尔1990年代初、中期刚涉足当代艺术时,作品大部分画面都有意识形态形象的重要原因,如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高音喇叭等。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思潮,正处在大量使用意识形态符号的时期,伊德尔作为同样经历过文革的艺术家,顺应当时的艺术思潮自然而然,但其深刻的原因却来源自身。伊德尔1961年生,出身于艺术家庭,文革期间正值童年,父母双双被关押,汹涌澎湃的红色浪潮,带给一个孩子的压力,是令人难于想象的,而红色浪潮对人心理的压力,又直接与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高音喇叭等图像的视觉冲击密切相关,以至于伊德尔成为艺术家时,最初通过作品释放心理压力,也直接关联着对这些图像的处理。伊德尔这个阶段的作品,大多采用网点处理这些红色图像,网点处理的启发,当然最早来源于美国波普艺术家琼斯,如同九十年代中国波普普遍受到美国波普的影响一样。属于伊德尔个人的处理方式,如飘在天空上的高音喇叭,应了当时一句极具标志性的口号叫“响彻云霄”。尤其给我印象深的是他1996年的《午时》,网点处理的人民大会堂背景上,一个灵异般的“白色影子”闪过,让伊德尔这时期作品带有了隐喻的色彩,其实,“影子”也成为理解伊德尔作品内在线索的起点——心理状态的隐喻。

 

    伊德尔的《经验系列》绘画, “最初的想法也是要拍照片的。把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拍成巨幅的照片,因为这些标志性的建筑对中国人来说是特别熟悉的,可是当你问到一个人天安门有几个门洞?几个柱子?挂了几盏灯笼?好多人是回答不上来的,你问他天安门他知道,可你问他天安门具体是什么样子的,他就回答不上来了。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熟悉的陌生化。所以我就一种感觉,我们对我们自己的历史其实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文革,我们好像很熟悉,可文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就觉得茫然了。”“但在当时由于经济原因和技术上的困难,我无法实现这些想法……可我又想要表现这种东西,那就画吧。好在手上还有点功夫,把图片想要表达的观念通过手绘的方式表达出来。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今天来看是不到位的,因为初始的观念和你所运用的语言是有一种自然的联系的,是协调的,一旦表述的语言发生转换的时候,其中便有了隔阂。”如果说《经验系列》的绘画,作为伊德尔对经历过文革 “心理阴影”的直接表达,当然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解释,但伊德尔不满意。而对于伊德尔满意和“到位”的感觉,是一种不可用其他语言表达的感觉,这其实为伊德尔后来的《铅笔绘画》的出现,埋下了“不生动,没有细节,没有重点”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的“种子”,此“种子”非彼“种子”,这是一种内在逻辑的进展,对于伊德尔,他追寻的是“种子”,在他本人看来,《经验系列》绘画更像他本人想要选的“种子”,后来看起来像“果实”。其实,在我看来,感觉成为“种子”,“种子”和“种子”之间还在继续优选,这就形成了创作的线索。

 

    2002年到2011年《金色童年》的系列摄影作品,是伊德尔创作上很重要的节点。此前,有过短暂的《观照》系列,使用小镜子“反观”现实图像,作为一个铺垫,“镜像”类似“影子”的感觉,但在处理上尝试观念性的方式,承上启下。《金色童年》属于观念性的摄影作品,最初的想法来源于他送女儿的上学路上,“记得那是七月,一个雨后的早晨,空气清新,清早的太阳亮亮地照在马路上,路两边是流向下水道的湍急雨水,我远远看到一个金色的糖纸,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亮光,一瞬间被雨水冲向下水道,当时,我突然觉得我好像就是那金色的纸片,在翻动的污水中,你虽然闪闪发光,但最终被冲到下水道里。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个人你可以表明你的立场,但作用你不得而知,你的力量就那么一点点,想想也挺无奈。(引自《没有童话的时代的童话――伊德尔访谈录》)”,于是,伊德尔开始自己摆拍自己扮演的“金色的糖纸”,着自制的金色服装,面部也涂成金色,设计了从下水道里钻出来的场景,拍摄了他“金色童年”系列的第一幅作品《童话中的思想者》,从此开始的金色童年系列,或自己坐在数十米高的烟囱边缘,或坐在巨型毛主席雕像台座的边角,或进入山洞之中,或站在无趣单调的围墙边,或选择五、六、七十年代的蒸汽机车旁,他对摆拍的场景选择,在意的是他成长年代所特有,并在镜头里通过低视角等方式,处理成一种冷酷、漠然和强势的感觉。在这种环境的衬托下,让自以为“金色的角色”,显得突兀、无奈和尴尬,甚至在伊德尔有时充满危险的摆拍动作中,让作品充满了一种“潜在的不祥和恐惧”感觉。

 

    其实,在伊德尔《金色童年》系列之后,有过短时期更单纯的场景和风景绘画的试验,开始把“潜在不祥和恐惧”的感觉,从画面抽离出来,集中在单纯场景如《一个大门口》,《一块幕布》等作品里去表现。而摄影作品《遗落和被搁置的》系列,也开始把画幅中心的形象,与它的背景之间的联系更冷漠化。《这里》画幅中心的“一个凳子上的一块肉”,让密林小道失去了人间气息,而强调出密林小道的黢黑和不祥。《纱》的细密和柔软,凸显出墙壁的单调、冷漠和坚硬。就像《观照》系列联系着《经验系列》和《金色童年》系列一样,单纯的场景系列绘画和《遗落和被搁置的》系列,成为《金色童年》系列的落幕场景,同时成为“铅笔画”系列的序曲。在这里,我们看到伊德尔清晰的表达线索和语言的内在逻辑——逐渐把人物抽离出画面,或者画面中的人物,不再像《经验系列》和《金色童年》里的人物,在语言因素里成为重头戏份,而在铅笔画的系列里,人物只是一种“景观”,和其他作品里的一堵高墙、一座山、一个大门是一样的“地位”。如本次“黑之景”展览招贴所选择的画,那些看飞机的一群人,就是一个景观,和这个系列里人群和其他场景没有区别,都是被伊德尔的内心转换——画成一整块没有丁点儿细节的“黑漆漆”、呆板、无趣、充满不祥感觉的场景。

 

    文革给伊德尔童年带来的心理影响,以及作为艺术家的伊德尔,后来有意识去思考意识形态作为人的生存环境,对人的生存带来的影响和伤害,最早是通过红色场景、建筑物的绘画去思考的,顺便提一句,伊德尔有过在建筑学院任教的经历,所以建筑物在他早期作品中扮演过重要角色。早期人民大会堂前灵异事件般的幽灵或者影子,在我看来那是伊德尔作品的一个开始,也是一个不断思考的隐喻形象,正如草原上物体的“阴影”,也许后来或者一直是他对现实和艺术创作思考时,挥之不去的借喻,借的是阴影,喻的是环境对人压力。这种压力,在《金色童年》系列里,变成金色个人和环境关系的处理。迄今为止,到铅笔画系列,伊德尔的艺术家生涯,如同影子的序曲,经历《金色童年》的变奏,铅笔画成为他的一个高潮。在铅笔系列里,技术与思考,由2B铅笔的偶然效果,触碰了伊德尔内心长期思考的“G点”,由于2B铅笔经过不厌其烦地一层层的涂抹,达到“某种通透感”的“黑漆漆”:一种反光率很小的黑的效果,这让我想起1990年代中期,在德国第一次看到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那个黑漆漆圆的感觉——深不可测。据说安尼施·卡普尔买断了迄今为止吸光率最高的黑颜料,在国际艺术界成为丑闻,你看人家伊德尔只是用了一支最廉价的2B铅笔,起码达到伊德尔以及观众看到的黑黢黢效果,这种比较不一定恰当,问题在安尼施·卡普尔是有意识选择并定制甚至垄断了那种吸光率最大的黑颜料,而伊德尔是自己的偶然涂抹得来的效果。为什么颜色重的6B反而吸光率小,而反复涂抹的2B铅笔反而吸光率大,这是一个我无法回答的科学问题,但经过伊德尔反复涂抹,却已经超出有画画经验的人,对2B铅笔所能达到效果的期待。当然,这与伊德尔在这批铅笔画中,普遍强调黑白强烈对比的处理密切相关,因为伊德尔对草原强烈阳光下阴影的强烈对比有深刻的感受,有过不厌其烦涂抹的偶得。当然,截然不同的是伊德尔在意的是“阳光下的阴影”,当我写出“阳光下的阴影”这个句子的时候,我想到的是“阳光下的罪恶”。

 

    伊德尔的这批铅笔画系列,每一张都可以细细地欣赏,每一幅都可以去写个读后感,如铅笔画中较大尺幅的那堵高墙,伊德尔没有刻意去突出墙上的铁丝网,铁丝网只占画面最上部分的一小溜面积,且细细密密的处理,并未强调铁丝网的锋利,但反而突出了整幅画就是黑黢黢一堵高墙,让人集中眼神去体会那种“通透感”的“黑漆漆”里面不可知的恐惧。其实这批铅笔画所强调“黑漆漆”的“某种通透感”,恰恰不是一块死黑死黑的色块,而由于“通透”,才能达到不可知、不可测、深渊般的“黑”。在某种意义上,这批铅笔画里的种种场景的“黑”,成为一个时代和社会的隐喻。

                                                    

 文/栗宪庭

2019-5-9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3张


部分作品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5张

2018.12.31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35.5x50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6张

2018.8.6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50x35.5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7张

2018.9.11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50x35.5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8张

2018.9.26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35.5x50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9张

2015.11.20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5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0张

2015.4.4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5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1张

2016.2.1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6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2张

2016.2.25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19x26.5cm

2016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3张

2016.3.9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6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4张

2013.6.15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37.5x26cm

2013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5张

2016.6.26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6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6张

2017.2.20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7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7张

2018.3.29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8张

2018.4.10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6.5x19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19张

2016.4.5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19x26.5cm

2016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20张

2018.7.1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35.5x50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21张

2018.12.1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35.5x50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22张

2016.7.1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19x26.5cm

2016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23张2018.10.1

铅笔,纸本 pencil on paper

251x104cm 

2018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3张


策展人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25张


栗宪庭,1949年生于河北邯郸,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时期的重要艺术评论家

 

重要策展经历

1979-1983 任《美术》杂志编辑,推介“伤痕美术”、“乡土美术”和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上海十二人画展”、“星星美展”等

1985-1989 任《中国美术报》编辑 ,并把该报改变成为推介新思潮和新观念的主要阵地;著有文集 《重要的不是艺术》,台湾版《反叛的重量》和《艺见的鸣放》

1989.02 作为主要策划人策划于中国美术馆的《中国现代艺术展》

1990 以自由批评家和策划人的身份活动至今

1993.02 策划《后89中国新艺术展》,香港艺术中心

1993.05 策划 《Mao Goes Pop》,悉尼当代艺术博物馆

1993.06 策划《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走向东方》

1999.10-2000.04 获美国ACC亚洲文化协会研究奖金,在美国作当代艺术访问和研究

2001 任《横浜国际三年展》国际委员

2002.11-2003.02 应邀在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作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百年艺术思潮》

2006 创建《栗宪庭电影基金》支持独立电影活动

2008 获《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年度批评家奖”;任《中国建筑传媒奖》终评委员;任连州国际摄影节总策划

2009 获荷兰王子基金“桂冠奖”

2012 获芭莎艺术“艺术推动奖”



艺术家


「黑之景 | 伊德尔作品展 」| YIBO GALLERY 第26张



伊德尔,1961 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部分个展

2019 黑之景:伊德尔作品展,艺博画廊,上海

2017 被遗忘的风景,艺泰空间, 呼和浩特

2014 景象镜像,红子兰艺术中心,北京

2012 遗落和被搁置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连州

 

部分群展

2019 流变的传统——亚洲当代版画艺术展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

2018 搜神记——当代艺术搜索引擎,山海美术馆,北京

2017 进程·进城——艺术参与社会建构的时代, 树美术馆,北京

2017 世界观——装置作为一种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北京



>


定位于艺术生活服务商的M50,旗下拥有M50品牌园区以及M50品牌中心。作为上海文化艺术地标的M50与世界各地知名艺术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园区位于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拥有自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是目前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基于这项基础之上,M50品牌中心提供包括:轻艺术展览、空间运营、园区规划、商业咨询、创意设计以及艺术策划等文化服务项目。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If you want to join us, please contact:

huangwei@m50.cn

Tel: 021 6266 2398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


原文转载自:M50上海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