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日本殖民满洲前日本人就热衷满蒙历史研究,背后是殖民的意识形态需要。

日本江户时代就有“成吉思汗是源义经”这种观点。据说日本伊藤博文内阁的内务大臣末松谦澄当初在剑桥大学的毕业论文中就表达过此观点。其论文后来被整理成为《义经再兴记》出版。

上世纪80-90年代就有日本人在蒙古肯特山附近寻找过成吉思汗墓地。近年也有日本人和蒙古人联合考察寻找那个成吉思汗长眠的秘密地点。估计日本人是期望打开墓地,看到里面有个正经危坐的日本武士(源义经)。

令老韩费解的是,急急火火地要找到成吉思汗墓地,蒙古人有什么动机?成吉思汗的墓地秘而不宣,就是不希望被后人发现。而那些口口声声崇拜祖先的人们,为什么要用卫星图像,探雷器56的现代手段,天上地下一顿乱找呢?

被誉为民族缔造者的成吉思汗受到后代的敬仰的崇拜。但老韩认为这种敬仰和崇拜多流于形式,甚至泛滥。他老人家的名字到处都是,什么酒啊,酒店啊,大街,公园,广场,还有形形色色的商品,都被冠上他老人家的名字。


这种泛滥局面其实很难体现出应有的敬畏。成吉思汗的名字和画像在应该和不应该的场合到处都有,游客和外人多了,难免发生各种冲撞和唐突,生出许多“不敬”或“侮辱”事件,责任不完全在外人。

至于日本人说成吉思汗是流浪到中亚的日本武士,则过于牵强附会,不值一哂。

那谁不说过一句名言:没有抽象的个人,人是他/她社会关系的总合(But the essence of man is no abstraction inherent in each single individual. In reality, it is the ensemble of the social relations.) 。在此意义上,英雄是无法克隆或复制的,因为他所在的社会关系无法复制。把日本平安時代,出身河內源氏的一个武士,空投到了蒙古,没有了日本的社会环境,凭空要干出同样惊天动地的事业,可能性是零。


这就像电影《教父》中的黑帮头目迈克尔·柯里昂(Michael Corleone),在纽约是横闯一道壕的好汉,但去了意大利西西里就需要当地黑帮的保护。因为他在纽约/美国的社会关系无法复制到西西里,一个英雄就变成了狗熊,连他的意大利老婆也被人炸死。

所以的所以,一个吃饭团子,穿拖拉板的日本武士,在蒙古草原上,不可能有什么鸟用。


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也是社会关系的道理。个人的勇武只是一人敌,而要做到万人敌,就要依赖社会关系,需要发动群众了。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