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蒙古族科尔沁部的前世今生(一)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胡日查对科尔沁部历来素有研究,他说,科尔沁部来源于大蒙古国和元朝时期的“东道诸王”之一合撒儿及其后王所属“齐王”部,系蒙古历史上分布地于广阔、人口与部族结构众多、历史地位举足轻重的蒙古部落集团。清代哲里木盟嫩科尔沁及其所部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昭乌达盟阿鲁科尔沁部以及乌兰察布盟茂明安、四子部落、乌喇特等部原住民均来自科尔沁部。

“科尔沁”一名,明译好儿趁、火耳趁、火儿慎、尔填,清又译科尔沁、郭尔沁。“科尔沁”一名来源于蒙元时期的“火儿赤”或“豁尔臣”(箭筒士),是汗廷卫士的一种职务名称。蒙古语“火儿赤”的词根为“火儿”,后加名词后缀“赤”或“臣”成为“火儿赤”或“豁尔臣”,系特指佩带弓箭者的职业名称。《蒙古秘史》将“火儿”通常解释为弓箭,“火儿赤”为弓箭手。《元史》将“火儿赤”一词解释为佩弓矢的侍卫。弓箭是蒙古民族及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狩猎工具,并且用于战争的重要武器,因此弓箭在某种程度上是蒙古人不可离身的重要用具。从广义上讲,将草原牧民、士兵都可以称之为“箭筒士”或“火儿赤”。当铁木真攻打乃蛮部时,别里古台那颜曾经说道:“身为七尺男子,视弓箭如生命,如让他人夺去弓箭,活在人世有何用?双手紧握弓和箭,头下枕着弓箭包,身尺傲骨抛原野,热血男儿何所惧!”这段话就说明了这一点。

1189年铁木真称汗之后,即选孛斡儿出之弟斡歌来和合只温脱忽剌温、哲台、多豁勒忽四人为近卫,让其带上了弓箭。并将弓箭手“火儿赤”扩为四百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将来自各千户的众勇士整编成八千侍卫,与一千名宿卫、一千名弓箭手一起组成了一万人的怯薛军(近卫军)。至此,由原来的四百名弓箭手“火儿赤”扩展到一千名。这样,“火儿赤”一词在狭义上成为守护蒙古大汗斡耳朵(宫廷)的怯薛军中携带弓箭的侍卫军专用名称。

到了15世纪中叶,“科尔沁”一名之所以成为成吉思汗长弟合撒儿后裔统治为核心的东蒙古强大部落集团的代名称,是与合撒儿超人的射箭技能在蒙古各部当中声名远扬的历史息息相关。

拙赤-合撒儿为蒙古部也速该巴阿秃儿次子,系成吉思汗长弟,甲申猴(1164)出生于斡难河畔的迭里温孛勒答黑,比其兄长铁木真小两岁。14世纪初波斯史家拉施特解释说:“拙赤是其名字,合撒儿是猛兽的意思。由于他是个十分勇猛的人,故用这样的称呼来形容他。他的肩与胸很宽,而腰很细,故他侧卧着时,能让一条狗从他肋下穿过;他力气很大,能用双手抓起一个人,将他像支木箭般地折成两半,将他的脊椎骨折断。”这与《蒙古秘史》所载札木合对乃蛮部塔阳汗称赞合撒儿时所说的“用人肉养来,身有三度长,吃个三岁头口,披三层铁甲,三个强牛拽着来也,他将带弓箭的人全嚥呵,不碍着喉咙,吞一个全人呵,不勾点心。怒时将昂忽阿的箭隔山射呵,十人二十人穿透。人若与他相斗时,隔着空野,用客亦不儿名的箭射呵,将人连穿透。大拽弓,射九百步;小拽,射五百步”之形容基本相似。埃尔德曼在其著《不可动摇的铁木真》里,把“合撒儿”一词考证为梵文kesarin狮子,认为其本意为“长毛的动物”;贝勒津则认为“哈萨尔”一名是格斯尔汗的另一种写法,也就是在神话传说中非常著名的那位蒙古格斯尔汗;伯希和认为这两种观点中都有一部分道理,并提出kesara一词在梵语词汇中中具有“黄金”之意,这是由于它是指罗马帝国“凯撒”王朝的钱币;或者是如同一篇粟特文文献所指出的那样,原文应作kesarak。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以前的《成吉思汗祭祀赞词》里,把拙赤-合撒儿称呼为“哈布图哈萨尔”或“科尔沁哈萨尔”之后,16—19世纪成书的蒙古文文献及《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等清代典籍里则以“哈布图哈萨尔”来称呼或书写拙赤-合撒儿。后世史家之所以称拙赤-合撒儿为“哈布图哈萨尔”是因为根据《蒙古秘史》记载的拙赤-合撒儿善于射箭的相关信息来命名的,即“哈布图”含有善射之意。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所说的“有别里古台之力,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这句话也侧面反映了合撒儿的善射技能。尤其是17世纪以来的蒙古史家们在编纂蒙古历史时,多以“哈布图哈萨尔”来凸显合撒儿,实际上这一称呼也是依据合撒儿善于射箭的相关信息来命名的。如1722年抄写的《成吉思汗大祭祀经》中以“火儿赤合撒儿”或“科尔沁合撒儿”来称呼合撒儿。另外,由于合撒儿善于射箭,科尔沁蒙古人在举行合撒儿的宫廷祭祀时也有着祭祀他的弓箭、箭筒的习俗。可以说 “科尔沁”这一部名来源于科尔沁诸部贵族的共同先祖合撒儿的称号“科尔沁”。即在后人的眼里,科尔沁是合撒儿之号,合撒儿为其名,如同“哈布图”是号,“合撒儿”是名。合撒儿之子移相哥如同其父,亦善射著称。1225年,蒙古众贵族及诺颜于布哈速吉盖之地(今俄罗斯所属布里亚特境内)设置大金帐,举行大忽里勒台,并在聚会期间进行射箭比赛时,移相哥从335步(一步约1.5m)之远射中靶。为了纪念这一罕见的射程,成吉思汗降旨刻碑,以示纪念。此碑便是举世闻名的“成吉思汗碑”(又称“移相哥石碑”)。所以,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之后,在蒙古高原上新兴的政治力量“万户”与“兀鲁思”形成之际,科尔沁部统治者们的共同先祖—合撒儿的“科尔沁”这一尊称便成为其后裔所属部落共同的称号而盛名。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