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 122x70cm  2019年

《红墙之二》 133x100cm  2019年

《红墙之三》 133x100cm  2019年

《嘉那帮琼之一》 绝版套色 90x64cm 2013年9月获全国美展“朝圣敦煌”优秀作品奖并被组委会收藏。作于2012年

《玉树姑娘》 87x70cm 绝版套色 2014年7月入选青海省第十三届美展,获优秀作品奖。作于2014年

《宁静的草原》绝版套色89x61cm2014年入选第七届甘肃省文博会并评为最佳优秀奖,作于2014年

《洛萨尕曲之二一》

《洛萨尕曲之二》

《洛萨尕曲之三》

《嘉塘若佤之二》

《苏鲁阿佳》

《勒孜布姆》

《嘉塘牧歌之二》

《苏鲁娜姆》

《嘉那帮琼之四》 绝版套色 108x74cm 2014年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美展。2015年4月,版画入选中宣部“感知中国,中国文化西部行”活动,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展出。作于2014年

《嘉那帮琼之三》 绝版套色 97x70cm 2014年12月入选西部少数民族青年美术家创作精品展,并被中国美协收藏。作于2014年

《红墙》 绝版套色 100x70cm 2015年入选第21届全国版画展,并被组委会收藏。作于2014年

《行走的草原》 绝版套色 93x65cm 2014年入选第七届甘肃省文博会并评为最佳优秀奖,作于2014年

《嘉那帮琼之二》 绝版套色 110x77cm 2013年1月,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收藏。作于2012年 

《嘉塘牧女之二》 绝版套色 90x65cm 2014年入选第七届甘肃省文博会并评为最佳优秀奖

《嘉塘娜姆》



魂系玉树绘心作

我叫阿太,原名张洪春,回族,1964年生于青海省大通。1990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美协理事、玉树州文联副秘书长、玉树州画院院长、敦煌艺术研究院院士。

早在1989年,上大学时的我,第一次踏进三江源头——玉树康巴藏区,立即被那些扑面而来的异域风情所深深打动。这种情结也就成了我日后在绘画艺术中表现的主题和追求梦想。因为这一机缘,大学毕业后我自愿赴玉树歌舞团工作。从此,我成了一位生活在藏区的回族画家,这一呆就是25年。

1995夏天,有人告诉我吴长江(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主任副教授)来玉树写生。我很早就喜欢并崇拜吴长江先生的素描,一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慕名拜访了吴长江先生。第二天就开始一起写生画画,相处两周后吴长江先生返回北京。在共同写生中我见识了吴长江的素描后,深感自己人物写生造型能力相差甚远,于是在吴长江离开后,开始刻苦练习素描写生造型能力。

昂或是深受玉树康巴汉子形象及草原风土人情的吸引,从此吴长江先生每年都要来玉树采风写生,每次都由我接待陪同。在跟着吴长江先生写生画画的过程中,我深深地受到他的熏染,对素描艺术中的点、线、面的构成与气韵的把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艺术见解与技艺也日益提高,并且能准确生动地表现玉树康巴藏族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1997年当吴长江再次来到玉树,看到我的素描写生跟两年前第一次见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感动于我的努力与勤奋,吴长江先生建议我去中央美院进修学习版画专业。终于在2000年9月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木版画专业,2002年结业后回到玉树,从此开始走上了版画创作的道路。

 版画的创作过程比较繁琐,要先在纸上起好画稿,把稿子转印到椴木五合板上,再以刀代笔一刀一刀的作画,刻的时候对下刀的轻重缓急度的把握要求很高。总之,刀法要达到统一生动,而且要自然。刻版完成后在玻璃墨台上调好胶印油墨颜色,用滚子把油墨均匀地滚在刻好的木版上,再将版画纸平整地盖在版上,用印版画的木蘑菇等工具用力摩擦,使油墨从模版上转印到版画纸上,这就是一版套色的完成。由于我的版画多是绝版套色,这样的工序需要重复五至六次才能创作出一幅版画作品。由于版画创作的特殊性,版画家不仅要有扎实的素描造型的能力,还必须是一个合格的木匠和印刷工。从起稿到完成往往要花几个月时间,我感觉“版画是美术创作里的重工业”。

就这样我完成了以玉树人物为主题的《康巴汉》系列第一组版画作品。这一组作品里的《康巴汉》之一,在2007年获文化部《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奖。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国的美术作品大展上入选并获奖。这次获奖,使我对自己在玉树17年中在艺术上的沉默与积淀有了自信。从此我的作品开始走进全国及省内各种美展,并且多幅作品获奖并收藏。2015年4月版画《嘉那帮琼》之四,入选中宣部“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澳新行”活动,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展出。 2016年18幅版画、两幅油画捐赠给玉树州博物馆。2016年9月,应邀赴敦煌市参加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同期将举办个人版画展。在玉树生活工作的这25年间,多次举办个人画展,主办、协办玉树州书画展,版画作品代表玉树参加历届康巴艺术节。我的作品深深影响了几代玉树人,为玉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4年中央美院壁画系刘斌老师对我的作品评价:“这次来让我有些惊喜,阿太的作品在艺术表达上语言更加成熟、更加充分。而且他的版画语言特色都有一种很好内容契合的呈现,这一点我觉得是他在语言上的一种探索和突破。绘画这东西我们动手的人都知道,每前进一步都是非常艰难的,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所以阿太的作品能参加全国美展,我觉得这是必然的,这是阿太的荣誉,也是玉树地区的荣誉。最近,我们朝夕相处中感受到他对藏族,他对他的艺术有着很深的爱,不像现在一些年轻人,急功近利,浮躁不安。而阿太不一样,他在藏区生活,并且融入到藏族同胞中间,他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他对高原的这种爱已经融化到他的血液当中,融化到他的作品当中。今天看到他的作品所呈现出的生动和感人的面貌,这是和他多年来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有着直接关系。阿太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我知道他在做版画的时候,他几乎是足不出户,一连好几个月待在画室。一整天一整天地沉湎于版画创作的状态之中,多年来使得他颈椎出现严重问题,在2013年只能手术治疗。仿佛病痛对他的艺术追求没有丝毫影响,他依然执着于自己对艺术的狂热、对美的追求。我觉得阿太的作品正是一个上升期,而且勤奋加刻苦,我相信阿太将来的作品会更好、更加动人。他是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的,这是非常可贵的,而且在当下这个非常繁杂的艺术创作大环境之下,我相信他的作品会更加有生命!”

2014年玉树州文联成立了玉树画院,任命我为第一任院长。我将利用玉树画院这个平台组织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以“引进来,走出去”为玉树画院办院宗旨,联合青海美协及中国美协举办以玉树为主题的全省美展及全国美展,以此提升大美玉树的艺术形象。以此充分发挥玉树画院功能组织性。目前为止,我已经多次接待、组织参与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在玉树的采风写生活动。

2016年初,中国美协为响应习主席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讲话精神,中国美协在全国选拔二十名优秀画家,开展以此为主题的这项实践活动。我有幸是这个项目的入选画家,我选择的写生地是玉树嘉塘草原,在深入生活的一个多月里,我画了70多幅人物写生作品。这次活动结束后,中国美协将于十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二十个优秀画家的写生成果汇报展。

美丽的称多嘉塘草原,是我多年写生画画经常去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着千山之巅,万水之源之称,那里更有着深厚传统的藏文化的积淀与全民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虔诚让人敬畏。那里更是玉树牦牛文化的摇篮。美丽的嘉塘草原孕育了世世代代康巴牧人,也造就了独特的异域风情。在草原上随便走进一家素不相识的黑帐篷,牧民的淳朴、善良而且热情好客都会给人一种回家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我魂牵梦绕,思念着嘉塘草原,这种思念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当一个人的灵魂长时间与某种自然环境相互侵染时,当一个人经常走在那低低的蓝天白云下与广袤的草原之间时,他的思想和情感也会被染成和草原一样“绿色”而融入到大自然之中……

多少年来嘉塘草原没变的是牧民们的善良与淳朴,变化最大的是他们日新月异的生活。从居住环境、饮食结构到日常生活的穿着打扮上与玉树4.14大地震之前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居住环境上的变化,从以前的游牧生活简陋的牛毛帐篷变成了现在国家给每一户农牧民修建的八十平方米安居房,每一家农牧民都有了崭新明亮的新居。国家为了让每一户农牧民出行便利,斥巨资建设村村通工程。这个工程的大力普及,使得昔日的马背上的民族,被现代化的摩托和汽车托起了今天,生产和生活确实有了极大的进步和发展,包括进山放牧都是用摩托车驱赶牛羊。现在牧区各种物资的运输与牧场的搬迁都是现代化的汽车,已经看不到昔日的牦牛驮队了。水果和蔬菜是过去草原上不敢想的“奢侈品”,由于现在交通的大发展使得这些昔日的“奢侈品”也上了今天农牧民家庭的餐桌,成了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必须品。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单一的酥油糌粑的饮食结构。我在经常的写生画画中和一些老人聊起这个话题,他们都是激动而诚恳地诉说着“共产党好,是真的好”这是他们发自内心深处对党的感恩之情!

今年六月十九日,珍秦镇一村的尼松村长带我去牧民家的帐篷里写生,村长把我交代给牧民之后他回去忙其它的事情去了,说好下午六点来接我。那天发生了一件让我永远难忘的事情,进入帐篷先画男主人,一个典型康巴汉子,画完之后接着画女主人,牧区的女人是特别能吃苦耐劳而且勤劳勇敢。画完女主人之后大家吃着我带去的西瓜,就在这欢声笑语的气氛中突然男主人接了一个电话,放下啃了几口的西瓜骑上摩托车很急促地奔山上他家牧场而去,我听不懂藏语通话内容,但是我从男主人急促的行动中,可以看出来肯定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问女主人到底什么情况,她告诉我说“山上的狼群把牛吃掉了”我知道,是有这严重,由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收抢禁猎、退牧还草等政策的实施,加之,藏族人本身就不与野生动物为敌,藏传佛教的教义中也是不杀生的。这样,野生动物的数量增长很快。我也知道有狼进入村庄吃羊的事情发生,但那都是夜间的事,没想到这里的狼群如此猖獗,在光天化日之下尽敢围攻牛群,真是不可思议。但是,这个事实却告诉我“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设立使得玉树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然而,我心里也一直有着一种惊恐之感,我把这事儿告诉了下午来帐篷接我的尼松村长,他告诉我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也有直接的责任,是他们两口子给我坐了一天的模特而没去照应自家的牛群才导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村长看到我非常自责的心情,告诉我说“问题也不大,现在牧民家的牛都有保险,发生这样的事情保险公司会理赔的,一头牛赔付两千,他们把现场照片拍上经过确认他们家就可以拿到赔偿金了”。这虽然和一头牛的实际价值有着很大差距,但是对牧民们来说面对这样的自然灾害也是一种安慰。

六月二十三日到称多县称文镇雪吾村写生过程中画了一位六十八岁的民间舞老艺人布绕任,他是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哇”的传承人,他是这个舞蹈表演时的领舞。“锅哇”即武士舞,这个舞蹈是在节日庆典、大型宗教仪式上迎接高僧与贵宾时必须表演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表演时身披彩带,右手拿剑左手持弓,特点是节奏明快,舞蹈动作庄重,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玉树藏族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千百年来玉树民间舞蹈长流不息、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这种民间舞蹈是民族情感色彩的体现,它的一切内在精神气质、形式结构和风格特色都是由该民族的精神、信仰、心里审美意识所决定和赋予的。据说,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马术表演高人。

我在自己的作品上落款签名“玉树阿太”或“卓巴阿太”(卓巴:藏语,牧民的意思)。是青海大通养育了我,而玉树则成就了我的艺术。我的版画作品,大多反映的玉树藏族人物和他们日常生活的风情画,这是我所熟悉的,也是我所热爱的。所以,我的作品才会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今天,我依旧喜欢去草原深处,去牧民家里跟藏族小孩一起放牛、去古老的村落画老房子。我可以一连几天倾听民间老艺人说唱即将失传的山歌,听老艺人用最古老的方式与大自然交流与对话;用最形象直接的方式记载这些古老的文明。也总是被古老村落的那些老房子吸引;被马背上民族的风俗感动。我积累了大量素描作品,都是以藏族人物和老房子为主题的写生作品。

多年的写生活动,让我一次次深深感受到“玉树”这个美丽而又让人心痛、永远让我无法忘记的地方。有多少人因为您的美丽而迷失!又有多少人因为您曾经的沧桑而心碎!我无法用言语表达!您有着动人的心魄和魅力。您的孤寂、神秘、绮丽、粗犷或柔美、气韵不凡,这些都无时无刻展现着您独特的文化魅力。您的尊严和气度,也是每一种文化和文化资源拥有者不可或缺的精髓。您的游牧和牦牛文化把一种外在的美和内在的尊严融为一体,所以天下芸芸众生才满怀虔诚之心,不远千山万水来膜拜,来洗涤内在的灵魂!那些白发长髯、脸上布满风霜和世间沧桑的牧民老人,满脸黝黑却有着世间最纯洁的眼睛并有着最灿烂笑容的孩童,还有那些勤劳勇敢的康巴儿女们,你们让来自远方他乡的游子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去敬仰。你们的纯洁、善良、热情、朴实、面对自然界恶劣的玩笑,残酷的生存空间的平静态度令我心生敬畏,你们以一种荣辱不惊,沉静自足,而又逍遥自在姿态沉湎于风霜雪雨之中!玉树嘉塘草原!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雪域之地,深深地触动我禁锢尘封的心灵。我做着一个圣徒般的梦,为生命过程做一次心灵的长途旅行,要达致这个目的地,就得借助一种使我前行的力量和勇气,那就是来自我对绘画艺术的执着追求。记忆和梦想可以重复,但生命却是一次性的消耗,不知道我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在我还能够感觉到这一切在我记忆里存在的时候,我只是想在我的画作里,尽可能多地留住寄予我希望与梦想的三江源藏区传统文化的美丽风景和康巴儿女那灿烂的笑容。我爱玉树!给我艺术灵感的嘉塘草原是我眷恋的故乡!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是玉树的——卓巴阿太!

                                  2016年9月初阿太于玉树

(文字及图片由阿太提供)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