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我们摄制组准备拍摄剧作家超克图纳仁和琴子老师,那时两位老人都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为了能顺利完成拍摄,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包银山主席亲自联系了作家阿古拉泰老师与我们一同前去。

途中阿古拉泰老师说起他与超克图纳仁与琴子老师相交的往事,那年他们的大儿子捷尔戈罹难之后,超克和琴子夫妇一步步从悲痛中走出并坚强活下去的精神让阿古拉泰为之动容,于是他创作散文《鹰的翅膀》,希望这一对老金鹰振作羽翅再飞翔起来。之后琴子老师的作品集《岁月留痕》出版之际,阿古拉泰又为该书写了序。听着他们的相识与交往,我渐渐也被这种单纯又真挚的情谊所感动。在车上阿古拉泰老师再三嘱咐一定要把片子做好,尽量全面的记录下他们充满戏剧色彩的一生,我连连点头。没想到这一次采访我和超老夫妇竟结成了忘年之交。

我与两位老师初次相见气氛是很温馨的,美好的开端注定之后的过程也是美好而难忘的,这次采访和拍摄大概持续了十多天,每天上午请老师们讲一到两个小时,听剧作家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对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来说绝对是一种享受,那段日子成了我思考最多的时光。
超老从求学经历讲起,直到他与琴子老师结合,共同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讲了他的代表作《金鹰》诞生的经过。这其中很多细节是非常打动人心的。
曾经的超克老师逃婚到北京,琴子老师也拒绝了当时不错的亲事,就像一切都是安排好似的,只为遇到心中的他(她),这是发生在我身边最美好的爱情故事。
他们初到内蒙古文工团,周戈老师的言传身教,点点滴滴,都写在了他们成长的故事里,怎么写戏,怎么写得上档次,满满的表达着动人的师生情谊。再比如,创作《金鹰》时,在酣畅淋漓的讨论中,一个个人物仿佛鲜活地存在于他们的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