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茂桐

教你几句蒙古话

        到内蒙古草原插队,第一是语言关,不会蒙古话,生活寸步难行。我学的第一句蒙古话应该是“你好”(其,赛白努)。

        蒙古民族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见面不管生人、熟人,都要打招呼。这是多少年传袭下来的习惯,至今,蒙古人见面的第一句仍然是“赛努”。

        但知青下乡那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见面都要说一句“毛主席万寿无疆”,也就代替了“你好”。你说怪不怪,大队里的很多蒙古族老人,一句汉话都不会说,但他们居然都能用生硬的汉语说“毛主席万寿无疆”,这就是“红色风暴”的厉害呀。

        记得刚到浩特第三天,来了一个老乡通知我们开会,他不会汉话,用肢体语言比划了半天,我们也搞不明白,有个哥们儿竟然用英语问人家,真是书生气十足啊。很快我们就掀起了学蒙古语的热潮。队里一些年轻人、当过兵的人、干部,就成了我们的老师。没用多长时间,我们就掌握了一些生活用语,基本能和老乡交流了,这就是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想我前后学了十年英语,至今也张不开嘴,白学。简单介绍几句蒙古语:喝奶茶(苏台柴乌)、吃肉(马哈依德)、吃饭(浩里依德)、吃炒米(布达依德)、这里坐(恩得索)、那里坐(特恩得索)、喝酒(艾里合乌)。但“我爱你”这句蒙古语究竟怎么说,我直到现在也没学会,倒是什么“革命”、“大批判”、“阶级斗争”这些词儿学了不少。总之,插队几年,蒙古语学得不错,至今还没忘。北京开个国际会议,当一个蒙古语翻译的志愿者,没问题!

草原美食

       草原上的人,主食以肉、奶和炒米为主,每家都常备着一大盆手扒肉,全天都有热腾腾的奶茶,另外还有一些炒米、奶皮子、奶豆腐,偶尔还有点炸果子。

        游牧民族,每家随时都会来客人,不管生疏、认识不认识,进门盘腿一坐,开始喝茶、吃肉、侃大山。游牧生活,没有固定的饭点儿,所以从早起到夜晚随饿随吃,一般说没有中午饭。晚上放牧回来,老乡最常做的就是一大锅热汤面。说是热汤面,实际就是白水煮肉、加点盐,开锅以后放下90粉做的手擀面条。

        刚插队的时候,知识青年不习惯,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慢慢的我们也就适应了草原上的生活习惯。但知识青年比较懒,嫌切面条太麻烦,所以经常是揪面片,因此才有了“秋雨连绵,遥望南天,羊群不见,独吃面片”的精彩诗句。蒙古族还有一样待客的食品,那就是羊肉包子。纯肉馅儿,偶尔加点沙葱,吃起来很香,但一般人家是不会给你做的,只有他(她)对你好,看得上你,才会请你吃包子。有一点应该特别说一说,那就是我们插队的地方,地处祖国边疆,又是少数民族地区,所以没有粮票一说,这对我们北京知青来说真是一大幸事了,起码能吃饱,比起农区插队的知青,可是强多了。

草原边境见闻

        你到过边境线吗?你见过防火道吗?插队时,我都见过了。我插队的那仁宝力格是我国最北边的一个牧业公社,和蒙古国接壤。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每隔500米左右就竖立着一个石头做的、一米多高的界桩。界桩南面刻着“中国”两字,底下好象刻的是1964;界桩北面刻着“蒙古”。如果你站在中国境内,探头看见蒙古两字,你就算越境了。紧临着边境线南面有一条大约十米宽、用拖拉机翻犁过的不长草的地带,这就是防火道。有经验的人一见防火道,就知道不要再往前走了。当然对于那些想偷越国境的人,一见了防火道会喜出望外。防火道、防火道,自然是为了防两边的荒火蔓延,我插队的几年还真没此类事情发生过,倒是有时因风雨天,牲畜跑到了外蒙古地界,官方也去交涉,但多数是找不回来了。因为我们是边防公社,所以每人都发一个边防证。边防证是一个用蓝布包皮、很精致的小本。当年带回北京,见人就显摆,风光了好一阵儿。后来因为搬了几次家,这么珍贵的文物也丢失了,哪位插友还保存着,不妨拿出来也晒一晒。

作者简介:

        胡茂桐,男,“老三届”中最高一届。1968年8月从北京三中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那仁宝拉格公社白音锡力大队插队落户。1976年返京,在北京医疗器械三厂当工人。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就职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至今。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