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历史进程的背后

都有着一段珍藏的回忆印记

欢笑与泪水

感动与怀念

我们匆匆穿过每个日子

常常忘记回首静思

老照片不仅是怀旧和怀念

也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新感受和思考

这一波达旗老照片

它们将带着独家记忆

穿越时间与空间

小编与你一起

见证属于达旗的沧桑与巨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60年代以来的达旗

那时候的制糖厂、制酒厂、发电厂还记得什么样子吗?

制酒厂

图:达拉特旗文联
达旗制酒厂,是所有老达旗人记忆中的达旗代表,始建于1971年,图中是制酒厂生产黑儿马酒车间。
达旗制酒厂酿造的响沙湾酒更是达旗酒业的经典代表,销往全国各地。

达拉特旗制糖厂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因达旗所处的独特地理,这里的制糖厂等产业不断的发展起来,其产的绵砂糖,白砂糖等更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家中必备生活品。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为老达旗人在糖厂交甜菜,以作为炼糖的原料。

达旗农机修造厂

摄:杨九和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机修造厂车间实景。

达旗化肥厂

图:达拉特旗文联

作为粮食产量大县,达旗化肥厂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这是当时时代进步的建设和达旗粮食产业发展的骄傲。

达旗陶瓷厂

图:达拉特旗文联

陶瓷厂工人们捏瓷的场景。

达旗石英砂厂

作为工业产业发展迅速的达旗,石英砂厂也是其代表之一。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为石英砂厂上沙场景。

达旗造纸厂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为达旗造纸厂的生产车间,当时的造纸厂发展也是老达旗人有目共睹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造纸厂逐渐的没落,后来,为了帮助下岗工人解决再就业问题这里被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总裁的赵永亮兼并。

图:创业家

但由于原料不足等原因,造纸厂没有迅速扭亏为盈,当地政府为了支持造纸厂发展原料基地,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如今,这里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光景。

达旗养猪厂

摄:杨九和

达旗拖拉机站

图:达拉特旗文联


1958年4月18日,伊克昭盟第一个拖拉机站在达拉特旗大树湾成立。这对于农业,对于当时的田地发展,技术上得到了改善,是整个农业历史性的一步。

达旗民族服装厂

图:达拉特旗文联


作为蒙古族和汉族共同聚集的地方,这里的民族服饰少不了,两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同时也体现在了日常的生活习惯上。图为民族服装厂生产车间。可以看出当时的时代赋予服装的特色。

达旗发电厂

图:达拉特旗文联


1992年9月8日,达拉特发电厂作为国家“八五”“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动工兴建,这也是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首批重点开工项目。这个毋庸置疑,是每个达旗人的骄傲。图为1992年达旗发电厂一期工程建设中。


图:达拉特发布


建厂之初十来年是顺风顺水,之后的五年这里经历了挑战,面对严重的电量“饥荒”,这里重新开辟了新的路径,有了崭新的面容。

达旗鞋业社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为鞋业社工人生产场景。


林荫饭店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为1982年林荫饭店。

达旗供销大厦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为80年代的达旗供销大厦。

达旗礼堂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为七十年代早期达旗礼堂门前演出。

还有那些熟悉的身影,有你认识的吗?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达拉特旗文联

摄:杨九和

图:达拉特旗文联

图:达拉特旗文联

城市的发展像一架前行的马车

在不断的运动中

改变着我们生活的风景

放眼中国,城市不断在洗牌,

但达旗从未下过桌

百年来无数个没有姓名的普通人

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收获、长大、

奋斗、流泪、老去

而这片千岁的土地给了他们足够的包容

他们与这片土地的联结从未改变

只要他们还在这座古城就在

因为

他们,就是达旗!

我们,就是达旗!

✎来源:达拉特旗老家群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