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蓝】竞技游戏


欢乐那达慕

那达慕的历史源远流长。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那达慕”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群体性的体育、娱乐、物资交流盛会的专有名称。

赛马  射箭

赛马  自古以来,蒙古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素有“马背民族”的美称。阿拉善赛马活动历史悠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阿拉善和硕特旗和罗理多罗贝勒,就将赛马列为“乌日斯”、祭敖包等大型活动的主要竞技项目。阿拉善赛马分赛儿马、赛走马、赛跑马三类。

射箭  蒙古族射箭比赛分为立射、骑射、远射三种,其中,阿拉善乘马射箭比赛的场面最为壮观,优秀的射手乐于当众表演或展示自己的技艺,表现出敏锐的判断力,高超的技艺及勇气。

摔跤

蒙古族搏克  蒙古族称蒙古式摔跤为“搏克”。 是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胆魄的体育娱乐活动。

蒙古族搏克,既不同于中国式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扑。它在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蒙古族搏克是轮着摔,一上来就互相抓握,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摔跤人数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双数,总数不能出现奇数。报名不分民族、不分地区、不分年龄、不限体重。

沙力搏尔式摔跤  沙力搏尔式摔跤是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独创并保留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是阿拉善古老的“乌日斯”盛会和现代"那达慕"大会中体育比赛的主要项目之一。“沙力搏尔式”一词从蒙古语“沙拉巴”(迅速之意)、“沙拉玛盖”(敏捷的)派生而来。过去,当地的蒙古族摔跤分为儿马式和公驼式两种形式。儿马式摔跤是指穿摔跤坎肩摔跤;公驼式摔跤即沙力搏尔式摔跤。沙力搏尔式摔跤技艺中的砍铲、膝折、抓领等动作就是模仿公驼相互争斗的动作特征而命名的。

搏克夏力宾  搏克夏力宾是阿拉善地区蜚声国内跤坛的摔跤手,也是阿拉善民族体育文化的代表人之一。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在罗布桑多尔济亲王举办的阿拉善旗"乌日斯"那达慕盛会上,额尔克哈什哈巴格的摔跤手夏力宾力克群雄,夺得全旗摔跤冠军,被誉为"搏克夏力宾"。他技艺超群,曾游走内外蒙古,名扬蒙古草原。夏力宾由于屡次摔败皇帝的摔跤手,惹怒了皇帝召来了被追杀的命运,他怕年迈的老母亲惨遭毒手,因而带着老母亲四处流浪,阿拉善流传着许多夏力宾力气超人的传说和文物遗迹,羊山顶路旁的上驼石、勺把水的大脚印等,这些传说丰富了阿拉善民间文化。

沙嘎文化之乡

“沙嘎”是羊连接后蹄和小腿之间游离状的踝骨,俗称羊拐。还有牛拐、驼拐等。沙嘎在羊骨中可谓最小巧玲珑,其有宽有窄,有凸有凹、有正有侧,六面六个形状,牧民因此用五畜的名称给各面命名。

沙嘎游戏技艺历史悠久,是古老的草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主要有拾羊拐、接马儿、打羊拐、打运马儿、骆驼下羔子、智力锁、抛羊拐、垒青蛙、金龟、赛马、摔跤、猜羊拐、丢羊拐等一百多种。如今沙嘎游戏技艺,已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阿拉善右旗被自治区文化厅命名为第四批全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蒙古族沙嘎文化之乡。


长调之乡

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和广阔的草原戈壁,为阿拉善长调民歌艺术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内容多反映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戈壁和沙漠,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以及赞马和酒歌等方面。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自由而悠长,被誉为“中国长调之乡”。

舞蹈艺术

流传于阿右旗的传统民族舞蹈,有顶碗舞、安代舞、筷子舞和宗教的查玛舞等。近年来,在学习吸收创新中,阿右旗文艺工作者又编排了精灵舞、岩画舞、萨吾尔登舞、沙竹糜子舞等。这些舞蹈,既有传承发展,又体现了新时期阿右旗人民的精神风貌。其中,萨吾尔登舞协会的舞蹈多次登上全国社区网络春晚的舞台。

民间乐器

陶布秀尔器乐    陶布秀尔器乐是卫拉特蒙古族艺术家们创造的一种独特乐器。外形似马头琴,琴头有羊头、骆驼头、马头等等,以手指上下拨弹作为表演形式,琴声独特,常与呼麦、江格尔说唱相互配合,形成优美的旋律。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喉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琴柄雕刻成马头形状。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貌。

民间工艺

阿拉善仿古地毯   阿拉善仿古地毯的制作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独有的民族工艺,是中国地毯五大路系之一,也是阿拉善古老的传统工艺项目。2008年,阿拉善仿古地毯制作技艺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银碗制作   阿右旗民间手工艺人继承传统银碗制作方法,技艺精湛,装饰精美,所制作的银碗既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又有使用和保值收藏价值,是馈赠亲友不可多得的礼品。


                     后  记

阿拉善右旗,这里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们通过“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掀开了她的神秘面纱,让你去认识她、欣赏她、喜爱她。

这里的每座沙峰、每个湖都有传说,每座山、每座寺庙都浸润着故事。这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这里充满传统与时尚的结合,满载民族文化色彩的城市夜生活、购物、美食、娱乐、休闲、度假、探险。

一沙一世界,一草一桑田,得天独厚、绝无仅有的大漠生态文化,等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走进这七彩斑斓,神奇的苍天圣地——阿拉善右旗



敢不敢点开阅读原文啊?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