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文化”,是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这一地域性文化符号和形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生活在祖国北部边疆的内蒙古各民族共同孕育、形成、塑造和铸就的文化标识。

乌拉特,一个能工巧匠的蒙古族部落,

在370多年前,

由呼伦贝尔大草原迁徙至封赏之地乌拉特草原,

擀毡工艺是乌拉特人民

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

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编织着乌拉特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时候,毡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毡子是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蒙古包的盖棚、围墙、毡门,还有坐垫、褥子、马鞍垫子、驼鞍垫子、毡靴、毡袜、毡口袋等都是用毡子制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们所住的毡包。这些毡包易移动、保暖性好,极受蒙古族人民喜欢。 

1648年乌拉特部落由呼伦贝尔西迁至阴山以北后,由于气候变化和地理位置等原因,人们对毡子的需求日益增加。擀毡工艺成为当地一项重要的生产项目,也是乌拉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乌拉特擀毡工艺乌拉特擀毡工艺起源于十二、三世纪的蒙古族先民游牧生产生活中, 羊毛是蒙古游牧民族的主要畜产品之一。早在800多年前蒙古人就利用羊毛制作各种生活必需品,毡子便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在几百年的漫长岁月中,特别是乌拉特部落西迁至阴山南北的草原上后,由于地里环境的关系,他们在生产毡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制毡工艺和风俗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毡子是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蒙古包的盖棚、围墙是用毡子制作的,还有坐垫、褥子、毡门、马鞍垫子、驼鞍垫子、毡靴、毡袜、毡口袋等等。随着游牧民族定居化,制毡工艺几乎失传。但在乌拉特一小部分地区至今仍流传保留下来传统制作毡子的工艺。  

制毡过程:将剪下的羊毛铺在细沙上,用柳条抽打到疏松,成絮状,一边打,一边加羊毛,然后,铺一块毡子作底,并洒水、压边、铺毛。为把毛压实,需不断地边压边洒水。然后,将毡子卷起来捆绑,用骆驼或马拉,让毡子在地上反复滚动,裹在毡子里的羊毛越滚越紧,渐渐被压实,就做成了毡子。

毡子制作完成后,要在新毡上洒点鲜奶并念颂词。颂词主要赞颂羊毛给人带来温暖,给生活带来便利等,表达了牧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感激。

2009年,乌拉特蒙古族传统擀毡工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项古老的工艺,在现如今通过不断地创新实践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可以说是一个既年轻又古老的手工艺。

-END-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小编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更改或删除。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