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介绍

总 主 编:杨玉成 哈斯巴特尔

特约主编:巴彦保力格

主     编:李佳音

编     委:杨玉成 巴彦保力格 刘雅丽 李佳音 

             包腾和 包青青 张锦盛 汤靖雯 牛志远 

             嘎力巴 刘玥 萨出拉 其乐格日 王金国

类     型:四胡演奏专辑

内     含:3张CD、演奏家简介、曲目简介等

出     版: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

【序】

琴声震寰宇  琴艺传草原

——我所认识的高音四胡一代宗师孙良

布林巴雅尔

 (蒙古族马头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天地苍茫,草原寂寥,千百年间有多少君主英豪、文人旅者,在这黄沙白草间留下了传世的寓言佳话;日月流转,塞外未央,毡帐席间有无数智者贤人、歌手乐师,在这历史传承间发出了厚重的钟吕遗音。

蒙古四胡——以奚琴为始,以提琴为证,在四弦和鸣中奏出了蒙古高原从传统到现代的工尺音韵,却奏不尽一代代琴师乐人的英姿天赋和历史功绩。

孙良是20世纪开创蒙古高音四胡的形制结构以及孙氏演奏风格特征的一代宗师,犹如一颗耀眼流星,划过群星璀璨的蒙古族民间音乐苍穹,与潮尔大师色拉西、曲艺大师琶杰、毛依罕等人交相辉映,共同造就了20世纪内蒙古自治区民间音乐大师云集的伟大时代。

本人自1959年参加工作起就和孙良老人住在同一个宿舍,直到1997年孙良老人仙逝之前,我们不是左右街坊就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孙良老人和笔者是师徒、是知音,更是亲如父子般的广播电视文艺两代同仁。整整38年如一日,亲如一家人相处的难舍难分,无尽的美好往事历历在目,铭记心间,永不消逝。在此孙良老人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想记述自己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笔所记的蒙古高音四胡一代宗师孙良。

1910年,孙良出生于蒙古贞旗(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乌合尔图圐圙村一个音乐世家,父亲陶腾嘎和三个兄长都是当地有名的四胡高手。幼年的时光虽然过得上无片瓦、下无垅田,一贫如洗的苦日子,但是音乐声中一家人过得倒也其乐融融。然而随着战乱纷起、瘟疫蔓延,孙良的六个兄弟姊妹中竟然有四人相继夭折,无奈的父母亲只能领着七岁的孙良兄弟二人随着逃难的人流北上,流浪到科尔沁草原。孙良八岁那年又流离辗转到图什业图旗(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阿尔本格日村,在此没过几年又辗转回达尔罕旗(今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固日本毛都村落脚一直到1948年,时年42岁的孙良到内蒙古文工团参加革命文艺队伍,期间以给人当长工为生籍居在此。那时孙良家里唯一的贵重家当就是他父亲自制的一把四胡。

孙良超群的音乐天赋自幼就显现了出来,八岁学琴,九岁时在当地就已小有名气,被称为“小琴手”。九岁那年,孙良有幸拜蒙古贞旗著名的说书艺人达楞阿的德意门徒丹巴仁钦为师,在短短几十天内学会了《荷英花》《莫德莱玛》《八音》等比较大型且难度较高的民间器乐曲,这些乐器经过孙良老人在几十年间的实践中不断的修正完善,已成为蒙古高音四胡的孙氏经典曲目。由于精湛的演奏技艺,十一岁时就在当地方圆百里享有“神通小乐师”之称。孙良十三岁在给人当“半拉子”长工期间,拜见了一位外号叫“恩必希”的艺人,向他进一步学习了《八音》的四种不同调式间转换的演奏技巧,使之更加完整。通过经常的参加民间合奏与民间艺人切磋学习,十五岁时的孙良已具备了相当高的演奏技艺。正当这时,也就是刚迈入十六岁那年,神童乐手孙良有幸遇见了达尔罕王府笔贴式仁钦扎木苏,向他学习了七个调的《八音》,这意外的收获,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孙良演奏技艺的不断提升,传统的中、低音四胡无论从音量、音域等诸多方面都无法满足孙良发挥高超技艺和合奏中领弦的需求,孙良开始琢磨改造传统中音四胡的结构,以求得理想中的高音四胡。自幼的贫苦生活使孙良学会了多种手艺,除了学会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外,其高超的木匠手艺也是令人折服。十六岁那年,孙良利用一块古墓中出土的优质木料自制了一把比原来的四胡体型小的四胡,以鸡皮蒙制而成。他把原来的老弦、二弦改用一弦、二弦,将原来月牙型的短弓改制成弓杆弧度较小而更长的琴弓。这次试制出的蒙古高音四胡音色明亮,音量大,灵敏度较高,在民间器乐合奏中更加突出。实践出真知,善于思索的孙良从此得到极大的启发,为了得到理想中的那把四胡,他前后试制了十多把高音四胡,不断地摸索改进其结构、性能和工艺。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31年,二十一岁的孙良制作成功了现代全国通用的“蒙古高音四胡”(详细尺寸略)。这个四胡与汉族地方戏曲中所用四胡的根本区别在于结构上四个琴轴和千斤的长度更长,音量大,音质明清脆亮,穿透力极强,在民间器乐合奏即“东蒙合奏”中非常突出,完全适于作主弦乐需要。孙良对于蒙古族传统四胡的革新成功,在蒙古民族民间器乐的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千百年来一直作为说唱艺人伴奏之用的传统四胡,从此进入了演奏技巧比较完善,能作为独奏乐器的新的历史阶段。加之孙良大师超凡的演奏技艺,其艺术表现力达到空前的丰富,完全能够胜任独奏、合奏、伴奏等多种演奏形式的需要。

孙良的音乐才华不仅仅表现在四胡上,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对蒙古族民间乐器潮尔、三弦、竹笛等也都具有了较高的演奏技术,凡和他合奏过的民间艺人无不为他那高超的技艺所赞叹。孙良大师非常善于从其它民间乐器以及与其它乐手的交流中,包括教徒弟过程中汲取其养分,捕捉其特长和风格,以完善自己的演奏技巧。用他的名言道:“教多少学生就等于你拜了多少师父,音乐艺术美感最主要是发自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教徒弟的过程中用心去发觉其艺术的闪烁点又能吸收过来为你所用,岂不是拜人为师吗?!”孙良十七岁就与有“德胜令”之称的潮尔艺人色仁宁布(色拉西的二哥)在一起合奏,二十二岁时与潮尔大师色拉西相识后开始经常性的合奏。逐渐形成了半艺半劳的生活状态,从此在科尔沁草原上以他们二人为核心的“东蒙合奏”名扬四海了。仅就孙良演奏的《八音》而言,能在固定弦上用七个不同的调变奏十多种。把这七个调他们分别命名为:正调(G调)、反调(D调)、空工调(F调)、四响调(C调)、硬调(A调)、六四调(bB调)、尺字调(E调)等七个调,即七种认弦。孙良所拜见过的艺人中,除了师父丹巴仁钦一人外,再没有人能将这七个调变幻莫测的演奏完整。他那伸展拓宽的音域与华丽多变的即兴发挥的诀窍,崇高的艺德和忠厚耿直的品性,使孙良成为科尔沁民间器乐合奏艺人艾兴嘎、仁钦莫德格、苏德那木扎木苏等名人们众所钦敬的领弦人了。包括色拉西大师就以非常钦佩的口吻说过:“这伙计亏得他没上过学,他若要识字那可更不是一般的神了”。

孙良在艺术上独具一格的风度和使人钦佩的魅力,在同时期的民间艺人和同行专家当中,始终享有不容争议的威信。孙良创造性制作定型的蒙古高音四胡及其所缔造的演奏风格技艺,乃至编创的《葡萄藤蔓》《春雁》等经典曲目的重大历史性功绩,都无可争辩的证明孙良是当之无愧的蒙古高音四胡艺术的一代宗师。

为纪念孙良诞辰110周年,孙良老人的关门弟子巴彦保力格等编辑这张专辑,愿孙良老人在天之灵保佑蒙古高音四胡艺术世代永存,孙良老人所创立的蒙古高音四胡艺术流派艺术长青。 

演奏家简介

孙良(1910-1997),四胡艺术大师,蒙古族四胡科尔沁风格杰出代表,原籍卓索图盟土默特左翼旗 (现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他8岁时学会拉胡琴,13岁便熟练地掌握了四胡演奏技艺,为本村父老乡亲演奏民间乐曲。孙良先后向著名说唱艺人丹巴仁钦、王府艺人仁钦扎木苏学艺。二十多岁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经过几十年的艺术实践,孙良创立了“按”“滑”“打”“弹”“勾”等多种演奏方法,以及“长弓快曲”的技巧,丰富了四胡的表现力。他演奏的曲目种类丰富,除了几百首蒙古族民歌之外,还有从民歌曲调演变而来的独奏曲,如《荷英花》《莫德莱玛》《楠花》等;英雄史诗曲调、说唱音乐曲调等:汉族古曲民间曲牌《八音》 (《八谱》)《得胜令》《柳青娘》《普庵咒》等。大凡他演奏过的曲目,都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改编。如《八音》这首汉族民间乐曲,经过他和艾兴嘎共同研究,精心设计,率先由他在不同把位上演奏,在发展中形成 12 个调性的不同变体,使之成为一首极具蒙古族特色的民族器乐音乐精品。

1949 年,孙良应邀加入内蒙古文工团,担任独奏演员,将四胡艺术搬上了专业舞台。1957年孙良调入内蒙古广播艺术团。在此后的三十多年间,为广播电台录音播放了数百首蒙古乐曲,为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民间音乐遗产。他还先后培养了数十名学生,被誉为蒙古族四胡艺术“一代宗师”孙良的演奏风格朴实自然、刚健清新,音色圆润饱满,运弓扎实流畅。他是蒙古族传统四胡艺术的集大成者,同时为现代专业四胡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1991年,孙良从艺70年活动中为艺校学生上课

四胡

四胡,拉弦乐器,是蒙古族独特的乐器之一,也称四股子。蒙古族称它为呼元尔、胡尔或四弦,源于古代奚琴,是蒙汉两族人民常用的乐器。宋代陈肠《乐书》:“奚琴本胡乐也。”清代用于宫廷乐队,称提琴。清代《律吕正义后编》:“提琴,四弦,与阮咸相似,其实亦奚琴之类也。”四胡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琴筒木制,呈圆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一端蒙羊皮或蟒皮。琴杆用乌木或红木制成。四根弦,第一、三弦和二、四弦各为一组,每组两根弦的音高相同。竹弓,弓上所张马尾分为两股,分别夹在一、三弦和二、四弦之间。四胡有大、小四胡两种:小四胡多用于独奏和民间器乐合奏,大四胡多用于说唱音乐的伴奏演奏方法与二胡大致相同。

四胡旋律古朴、悠扬,是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中和艺术表演的重要乐器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和国际友人的喜爱。其种类大致分为: 高音四胡、中音四胡、低音四胡。高音四胡,又称蒙古小四胡,是在民间小四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音色清脆悠扬、优美动听,音量较大。演奏技巧左手有滑音、颤音、打音、泛音、双音、双打音、双泛音等,右手技法和二胡相似。主要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常与中音四胡、马头琴、三弦、雅托噶或火不思等乐器重奏或合奏。较著名的高音四胡演奏家有孙良、朝鲁、吴云龙、赵双虎、青格勒图和满都拉等。高音四胡传统乐曲有:《八音》《花腰调》《荷英花》《韩秀英》《莫德莱玛》《诺恩吉雅》《阿斯尔》《赶路》等。中音四胡,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中音四胡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圆筒形,用薄黄铜板卷焊而成,筒长 16 厘米、直径 10 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筒口外用铜箍紧固,筒后端敞口,口内设铜制边框。琴头琴杆用一整块红木或柴檀木制作,全长 90 厘米。琴头平顶,上置四轴,张有四条丝弦或铜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弓长 68 厘米演奏姿势、方法和技巧,均与低音四胡相同。中音四胡有两个八度,音色圆润、明亮。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说书、演唱等说唱音乐伴奏,是四胡重奏和民乐合奏中的主要中音乐器。它常和高音四胡一起重奏,并与高音四胡、马头琴、三弦、火不思等乐器合奏。中音四胡独奏曲目与高音四胡相同。低音四胡,又称大四胡和好来宝四胡,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掏空内腔而成圆简形,筒长 30 厘米、直径 15~ 20 厘米,简前口蒙以羊皮、马皮或牛犊皮为面,筒后端敞口。嗣后琴筒又用硬木制成圆形、六方形或八方形。琴杆木制,多为两截,全长 110 厘米,张四条肠衣弦、丝弦或铜弦。琴弓用木料或柳枝做杆,两端系以马尾而成,等弓长 85 厘米。主要流行于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族聚居地区等地。多用于好来宝、胡仁·乌力格尔等蒙古族说唱音乐伴奏中。

图|1976年,内蒙古说书厅

(左一巴彦保力格、左二布林巴雅尔、中孙良、右二青格勒、右一阿拉坦巴干)

专辑目录

CD1:

01.《开音板》

02.《八音》G调

03.《八音》D调

04.《八音》C调

05.《八音》F调

06.《八音》A调

07.《八音》B调

08.《阿都沁·阿斯尔》

09.《得胜令》

10.《得胜歌》

11.《苏武牧羊》

12.《普库咒》

13.《荷英花》

14.《莫德莱玛》

15.《楠花》

16.《葡萄青藤》

17.《春燕》

CD2:

01.民歌联奏《韩秀英》《县花》《吉米斯》

02.民歌联奏《金珠尔》《龙梅》

03.《九十玲》

04.《海棠白棠》

05.《乌力格尔曲》

06.《杨素尔隋玲》

07.《文章隋玲》

08.《维胡隋玲》

09.《色仁宝隋玲》

10.《那木吉拉》

11. 《苏木茹昂嘎》

12. 《希舒梅林》

13.《波茹莱》

14.《双月》

15.《北京喇嘛》

16.《天上的风》

17.《西鲁》

18.《桃儿》

19.《四海》

20.《希吉德昂嘎》

CD3:

01.《梅香》

02.《万洁》

03.《达古拉》

04.《乌尤黛》

05.《万丽》

06.《达亚波尔》

07.《王喜生》

08.《贝贝昂嘎》

09.《哲德尔纳纳》

10.《巴拉吉尼玛、扎那》

11《都吉雅》

12.《明月》

13《韩德尔玛》

14.《罗梅荣》

15.《乌云高娃龙棠》

16.《新刷儿》

17.《特木尔》

18.《乌云珊丹》

19.《高小姐》

20.《花儿》

曲目鉴赏
01
《八音》G调

《八音》又称《八谱》,来源于民间曲牌《老八板》。清代中晚期传入内蒙古南部的喀喇沁一东土默特地区,广泛流传于王府及寺院,由王府乐队或喇嘛乐队演奏。后来,随着近代思想的兴起,《八音》从王府、寺院流入民间,被吸纳到民间音乐体系中,完成了民间化的演变,号称民间诸曲之首。

《八音》是在一个基本曲调框架基础上的变奏,共 85 小节。变奏手法十分多样,有正调、反调、开曲调、五字调、闷弓、索拉弓、二簧调减调等,尤其经过孙良多年的演奏和探索,产生了 12 个不同调的演奏而且每一个调都具有各自的独立性和变化性,在演奏上增添了弱音强奏连续跨小节连音及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应用,以及高把位的连续演奏等,给《八音》这一古曲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由于孙良演奏的《八音》变幻莫测、独具风格,业内称之为“孙氏八音”。

《八音》G 调,民间称“正调”,为 re-la 定弦,是围绕调式内把位上的“商”音展开旋律,故称为“G 调《八音》”,其认弦方式是徽-商,将外弦认作是商。

02
《阿都沁·阿斯尔》

关于阿斯尔名称的说法:一种认为“asar”,本义为楼阁、宽大帐篷或建在大门之上的房屋之意。另一种认为“asuru”为“非常美好”“极好”“甚好”的意思。《阿斯尔》是蒙古族古老的器乐合奏曲的统称,属于纯器乐曲牌,具有“宴乐”的显著特征,是锡林郭勒草原丝竹乐的主要代表。主要流传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原察哈尔地区。这种器乐曲通常由蒙古族的拉弦、吹奏、弹拨乐器组合演奏,也用于哼唱、口哨等不同的表演形式也有乐器独奏的形式。《阿斯尔》乐曲基于最早的母体是《阿都沁·阿斯尔》在察哈尔地区各旗中演变出《固勒查干·阿斯尔》《太仆寺·阿斯尔》《越得贝·阿斯尔》、《明安·阿斯尔》等十余种变体。在诸多阿斯尔乐曲中《阿都沁·阿斯尔》最早产生,也是其他阿斯尔乐曲的“母体”。关于《阿都沁·阿斯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的产生与阿都沁苏鲁克旗的成立有关;另一种是一则流传于民间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个人犯了罪,被关押在监狱里。他经常哼唱一首非常动听的曲调,狱卒把这一情况报告长官,长官便把犯人叫来唱那首曲子,听后顿觉优美动听,长官便迫不及待地将那首曲调改编成了一首器乐曲,这便是最初的《阿都沁·阿斯尔》。

03
《得胜令》

来自汉族的民间曲牌《德胜令》,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五、五、五、二、五、二、五 (八句)。一般接在双调《雁儿落》曲牌之后,两曲连用或作小令,或用在双调套曲内。

04
《海棠白棠》

又名 (《东山哥哥》)。海棠和白棠是亲姐俩,为科左后旗人。东山是当地有名的侠士。海棠、白棠从小失去父母,被一位喇嘛收养。养父得知两位姑娘与东山恋爱的消息后,甚为愤怒,便要把姐妹俩送给官人,却不料姐妹俩在途中被东山救出。养父落荒而逃,跑去找来官兵。侠肝义胆的东山,将姐妹俩送回了家,却被追来的官兵重重包围,双方发生了枪战。最后,东山弹尽粮绝,被官兵抓获。而勇敢的海棠、白棠姐妹俩,拿出所有的积蓄,收买官兵,救出了心爱的人。

05
《韩德尔玛》

相传,此民歌起源于 20 世纪初,清朝光绪年间。歌中主要讲述了少妇韩德尔玛为夫申冤的故事:阿诺彦(官职名) 和额诺彦看上了貌美如花的韩德尔玛,无奈韩德尔玛已另嫁他人。两人以结拜兄弟为名,请韩德尔玛的丈夫喝酒,下毒害死了她的丈夫。性情刚烈的韩德尔玛决定到札萨克旗里为夫申冤。伸冤的过程中因韩德尔玛的美貌而产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使得这一悲剧性的故事富于喜剧色彩。

后记

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拉着四胡,与他的乐伴们总说起孙良和色拉西的名字。我虽然不明白大人谈论的话题,但隐隐约约感觉到他们对这两位老人的无比敬仰和崇拜的心情。

记得在我四岁的时候,父亲给我做了一把小四胡,那时我不会演奏,只是当玩具拉着玩,但那是我这一生接触的第一把四胡,后来也想起来,这把四胡还寄托了父亲对我的期望。数年后,我走过了学生时代,但有意思的是我始终没有忘记孙良这个名字和四胡这件乐器。后来,奔着这个目标我来到呼和浩特拜见了当时在内蒙古广播艺术团的孙良老人。孙良老人与我爷爷和我父亲都交往很深,加上同族同姓,我称孙良为大爷。正因为这一特殊关系,孙良老人欣然收我为徒,传授四胡技艺。这样,我成了孙良老人一生仅有的几个学生之一,更是成为他的“关门弟子”。

在跟孙老学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对四胡艺术的执着,同时感受到了他对艺术、对教学的严谨。首先,他要求我不能看乐谱演奏,要求用心去感受每一个音再感受每一个音到下一个音时的链接是用滑音还是打音,他说如果看乐谱演奏就会影响音乐内在细腻的表达。记得有一次有一个老乡来看望孙老,与他合奏乐曲,在合奏到一半时孙老停下来很不客气的说“你演奏的是谱子就像没放盐的菜,没有味道”。话说得虽然很通俗,但恰恰体现了他对四胡艺术的独特理解。

在与孙老相处学习的过程中,他常常给我讲起自己学习四胡的一些轶事:在老人家十五、六岁时村里来了一个远近闻名的四胡演奏高手,他叫丹巴仁沁。有一天,丹巴仁沁单独一个人在练琴,孙老到他跟前本想看看,没想到他突然停止演奏,还把琴收了起来。后来,孙老才知道自己那时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乐手了,所以人家担心把他的技艺学走。没有办法,孙老就开始“偷学”:在不被他发现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偷偷靠近他,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当然,“偷学”不但要和四胡高手学,还要在合奏中用耳朵听合作者的演奏和演唱,时刻注意在演奏和演唱中精妙的一个乐段或某一个音符的特殊处理,取其精华,记在心里,运于琴上。孙老曾多次语重心长地说跟我说“偷学不但要发自内心,还需要有认真学习的态度,并要有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和提高”。

孙老经常告诫我们:演奏四胡就是人和木头对话,想让木头演奏出好听的声音首先要对它好,要喜欢它,其次要用心去负责它每一个发出的音是否准确。右手的弓子尤其重要,它就像人的嗓子,只有嗓子好了才能唱出好听的歌声,同样只有弓子拉得好了,才能奏出好听的音乐,所以只有心、手、琴合为一体才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按老百姓的话说“这琴拉得就像说话一样!”

孙老把一生献给四胡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今天四胡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从以下几点概括:

一、奠定了独特的四胡演奏风格,暨“孙氏演奏风格” 

1.刚劲有力的弓法,主要表现在弓头的干净有力,有人形容说“就像锐斧劈山”,“从远听就像管乐里的小号”。由此可想象孙老基本功的扎实浑厚。

2. 独特的滑音技巧,表现出四胡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

3. 泛音的演奏技巧,使得四胡的音色更加明亮透彻。

4. 弱拍强奏,跨小节连弓的演奏使乐曲更增加了动感和趣味,尤其在“八音”乐曲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在民歌器乐化和乐曲调式转换上做出突出贡献

1.把简单的民歌在保持原味不变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使之“四胡化”,更适合器乐演奏,不仅实现了民歌曲调的“四胡化”,使之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极大地丰富了原民歌的灵活表现力。因此,进一步“反哺”民歌。直至今日,在民间有许多歌手都在用孙老器乐化的民歌曲调在演唱。

2.在长期的演艺过程中,以孙老为代表的艺人们已不满足过去传统乐曲和民歌曲调的单一调式,于是开始了转调演奏的尝试,他们在合奏过程中发现把中音四胡的反调移到高音四胡上演奏,就能产生一个新的调,再把中音四胡的调移到高音四胡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调,以此类推就产生12个调。这在当时对于不识谱子的艺人来说,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更叫绝的是在演奏“八音”这首乐曲时做到了:

(1)把“老八音”扩展为固定的八十五小节,反复在八十小节,后五小节为结束句。

(2)起音为5(首调),也有个别调用3(首调)起音,结束在1(首调)。

(3)在演奏中可在一个把位上完成全曲,也可换把演奏完成全曲。

(4)每一个调独具一格,独自成章。但在合奏中紧密润和自然产生了美妙的和声、复调及复合节奏。

(5)在乐曲中大胆使用了“弱拍强奏”、“跨小节连弓”、“大把位跳跃”、“高把位连续演奏”,“弓法变化多样”,“指法的打、滑、弹、垫、单装饰、双装饰”等等演奏技巧。

三、孙老一生致力于四胡的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开始学习四胡时候,由于年龄小而当时的四胡都是用于说书的大四胡,小手拉起来很费力,到高把位手就不够用了。为此,孙老就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四胡。由于条件所限,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与当时呼和浩特民族乐器厂的张春华共同合作最终研制出了音色优美,符合国家标准的蒙古高音四胡,便是我们今天演奏的高音四胡。

孙老一生直接或间接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蒙古四胡艺术繁荣发展今天,其学习人数众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更为重要的是,孙老已经成为蒙古四胡艺术的代名词,今天的四胡学习者,都以他为榜样学习其演奏技艺和艺术风格。相信,这张专辑的出版,对于四胡艺术的保护传承以及未来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千千万万四胡学习者、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艺术资源。

此次专辑中的录音曲目均为1984年孙良先生在通辽电台和内蒙古广播电台的录音资料,其中中音四胡为本人伴奏,低音四胡由韩套格套演奏、三弦由白音通拉嘎演奏、大提琴由孟凡耀演奏。在此纪念恩师孙良诞辰110周年“内蒙古民族音乐典藏——大师系列·八音:蒙古族四胡一代宗师孙良演奏专辑”发布之际,由衷感谢多年来为蒙古四胡的传承发展给予关心帮助的老师、领导和各界同仁,感谢布林老师为本专辑做序;多次向乌兰杰老师、原广播电视艺术团的李兴武老师、布林老师请教,得到了他们热忱的帮助,在此对老一辈学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和敬意;感谢文本编辑过程中,付出辛劳的内蒙古艺术学院的杨玉成教授及其硕博团队;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臧志君老师、李原野社长、巴图副社长及团队为此次专辑做出贡献!

最后,希望孙良先生的四胡艺术薪火相传!向蒙古族四胡一代宗师孙良致敬!

                                                                                           巴彦保力格

2020年10月

图|2010年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纪念孙良诞辰100周年”活动中

END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