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会

吉雅泰,蒙古族,字岱峰,曾用名赵福、赵延寿、王西、阿其利也夫,1901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北什轴乡三两村。

吉雅泰是中国共产党首批少数民族党员、蒙古族第一代共产主义者,内蒙古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首批驻外大使中唯一的少数民族。

一位诗人曾这样称颂他:“为了人民的利益你曾把虎豹驱赶,你在沙场上从不吝惜自己的血汗……如今,吸血虫已被真理的烈焰烧毁,而你却是一座永不熄灭的火山!”

走上革命道路

  

吉雅泰的祖父是土默特旗的佐领(又称为章盖,类似于乡长),家境富裕,有500多亩地、成群的牛羊和大片的牧场。他的祖父去世以后,家境开始衰落。

吉雅泰自小就聪明能干,除了帮母亲干一些家务活,农闲时还在村里读私塾。1915年春天,14岁的吉雅泰被送到土默特高等小学上学。老师给他起了个学名叫吉岱峰,后又改名为吉雅泰。  

1923年夏天,北平蒙藏学校到内蒙古招生,吉雅泰与乌兰夫、李裕智、多松年等30多名同学一起,赴京求学。在北京,他们结识了中共北方局负责人李大钊及邓中夏、赵世炎。吉雅泰回忆:“那时的北京蒙藏学校在封建军阀的把持下,他们的教育和我们渴求解放的思想格格不入。所以,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谈论未来,探讨蒙古民族解放的道路,为蒙古民族的苦难焦虑。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人经常来到学校给我们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国内外的形势,说明军阀混战的原因和背景。我们从此明白了,要想推翻军阀和蒙古王公这两座大山,就要团结各族人民起来革命的道理。”

 在中共北方局的领导下,乌兰夫、吉雅泰等人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和革命活动,很快地成长起来。1924年至1925年,乌兰夫、奎壁、多松年、李裕智和吉雅泰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批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员。

在革命大熔炉里锻炼成长

1929年,党组织派遣吉雅泰和贾力更、奎璧等人赴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后经党组织批准,吉雅泰来到莫斯科,进入东方大学学习,担任国际班党支部委员和民族班班长。1934年秋天,吉雅泰从东方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国。他辗转多地,终于联系上党组织,在内蒙古及东北一带从事地下情报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受党组织指派,吉雅泰前往蒙古国向共产国际代表汇报工作,并留在当地从事华侨的政治领导工作。他先后担任了乌兰巴托中国工人俱乐部戏剧主任、华侨剧团导演和全蒙总工会《工人之路》报社总编辑,在团结华侨、激发华侨抗日热情、弘扬民族文化和宣传马列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他自编自导了四幕歌剧《新花木兰从军》,创作了《卢沟桥》等十几个剧本,号召爱国华侨关注和支持祖国的抗战。吉雅泰在蒙古国将近8年,因工作成绩显著,获得了蒙古国大呼拉尔主席团颁发的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奖章和战胜希特勒金星勋章。

1945年抗战胜利后,吉雅泰多次向组织提出回国请求,终于得到批准。1946年,正当吉雅泰准备带一辆三吨卡车和部分武器动身回国之际,乌兰夫去了蒙古国,两位老战友久别重逢,格外亲切。吉雅泰与乌兰夫一起回国到锡林郭勒盟贝子庙(今锡林浩特市)开展革命工作。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成立,乌兰夫当选自治政府主席,吉雅泰担任自治政府参议会副议长,后又担任呼纳盟(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的简称)工委书记。1949年,他担任了锡察盟工委书记兼锡察办事处主任。同年,内蒙古党委改为内蒙古分局,吉雅泰担任了内蒙古分局候补委员兼宣传部长。

在锡林郭勒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1949年,随着东北、华北的解放,锡察地区的军民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49年9月27日,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元、国歌、国旗的决议时,时任中共锡察盟工委书记的吉雅泰与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激动地围坐在当时工委唯一的一部收音机前,收听着来自北京的消息。 

然后,吉雅泰就带领大家设计五星红旗的图案。一开始,大家以为4颗小星在大星右边排成一列,后来经过讨论和研究,确定4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

图案绘制好,吉雅泰便将贝子庙锡察办事处财经处副处长和兴革叫到办公室,指派他负责筹办制作国旗事宜。和兴革先联系贸易公司找到了红、黄面料,又请来贝子庙最有名的裁缝唐禄清制作国旗。唐师傅精心裁剪了布料,一针一线地缝制好了锡林郭勒盟的第一面国旗。

1949年10月1日,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时候,贝子庙的党政机关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学校师生、牧民和喇嘛代表共700余人也在工委大院门前隆重集会,升起了锡林郭勒盟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如今,这面五星红旗被珍藏于锡林浩特市贝子庙文物展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文物。 

新中国的第一位少数民族大使

1950年6月,吉雅泰被任命为首任驻蒙古大使。他也是新中国首批11位大使中唯一的少数民族大使。临行前,周恩来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他们。 

“吉雅泰同志”,周恩来望着吉雅泰,亲切地说,“你从苏联回来,懂得俄文;又是蒙古族,懂得蒙古文;又在乌兰巴托多年,熟悉情况,很好,工作方便!”说着,周恩来认真地审查了将递交蒙古人民共和国元首的国书,并对其中的某些地方进行了修改。随后,周恩来又叮嘱道:“蒙古人民共和国是我们的近邻,又是兄弟国家。你们要谦虚谨慎,要同人家讲友好,要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遵守外事纪律……”

当时,北京到乌兰巴托的铁路尚未修好,吉雅泰又患有高血压,不能乘坐飞机。为了赶在蒙古国庆之前到任,吉雅泰和家属、随行人员坐着吉普车日夜兼程地赶往乌兰巴托。这条路,吉雅泰在抗战期间曾走过多次,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他都要乔装打扮。这次却不同,他是带着毛泽东主席的任命书出使蒙古,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尚的光荣感!     

出使期间,吉雅泰积极主动地宣传新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赢得了蒙古国党政领导和各阶层群众对新中国的好感和信赖,扩大了新中国的影响。 

1954年卸任回国后,吉雅泰先后任内蒙古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历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代表。

1968年3月,吉雅泰含冤去世,终年68岁。1978年5月30日,吉雅泰的骨灰重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同年6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呼和浩特为吉雅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对他的一生做出了高度评价。

文本:转自蒙古文化周刊

编辑:内蒙古医科大学学生会组织宣传部 李旗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