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华,有几点是17个食堂,每个学生至少有一辆自行车,从宿舍到自己的学院,大部分学生都得骑十几分钟自行车。学校非常注重体育锻炼,也很重视学生的社工活动。

蒙古族是清华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在校的内蒙蒙受学生有20人左右。

【本科生N的学习生活】

初到学校时,会发现周围都是各个省市的学霸,都有着光辉的过去,跟他们比这个会有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在学期开始后会马上在课堂上体现出来。

老师讲的内容,我在课上能理解的只有一小部分。这个的原因有几个,主要是清华的老师讲课的速度主要照顾平均水平,而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的我跟起来会比较吃力;还有原因是语言问题,从小到高考为止都是蒙语授课的我一下子听专业课程的汉语授课会明显的跟不上,对语言的敏感度不够,对各种专业词汇的认识和理解也都是从蒙语得到的,所以会导致反应时间加长。除了在课堂上听懂的,剩下的得在课后自己看才能够有能力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向周围的同学借鉴,这种时候很难避免一种落差感和自卑。同样的老师教课的情况下,看到别人比自己学的好的多,会开始怀疑自己,自信心会受到打击。这种时候认清自己的定位,承认差距,没有把心态摆正是继续不下去的。这种差距是除了个人能力之外,还有一部分是教育环境导致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到了清华同样的环境久了后,初来乍到时的这种差距会渐渐缩小。

在同样的老师的授课下,努力的成果会慢慢体现,一两个学期之后因为高中教育环境不同而导致的差距越来越小。在当初心里受到很大的落差感的时候的坦然的接受和坚持,会在这个时候得到回报。在各种情况下都不要失去信心是最关键的。

作为一个蒙语授课学生到清华,还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学会包容。从以前自己的省市一下子转移到了首都,和全国各地的同学一起生活和学习,所以要对各种不同的文化采取开放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在集体里的生活是在清华的学习中的重要的部分。如果说文化课的部分是知识的学习,那么融入集体就是社交能力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我们,要做到一种在集体里时去标签化,单独看时又个性鲜明的状态。

 

【硕士毕业生H的职业规划思考】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绝大多数大学生都会不可避免地去选择各自发展的职业。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业界、事业岗位和自主创业的工作,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职业规划对于个人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尤其作为蒙古族学生,要做到使个人与社区发展的利益一致往往是很困难的。相比而言,这也并非是唯一的难点,首先要去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并找到这个工作,那么就要多去尝试多种不同的岗位。而实习和实践的经历都将丰富我们对所目睹的岗位,且能提供一个最直观的认识。

有一个蒙古警句说的是,“agtiinbi’d gazar uzej, aviin bi’d hun tanih”(大致译为,有马时看天下,有父时识人):这一句话不仅体现了语句表面的意思,而且更多地是想说资源平台的优势。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是能够在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此如何利用好大学的平台,甚至985、211等大学的优质平台,使其更好地符合自己职业发展的道路,将是众多蒙古族学生需要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

清华的蒙古族学生所学专业的分布较广,包括在IT,建筑以及社会工作等领域方面有学长学姐们,在符合个人职业发展和社区利益基础上,做着很多民族社区有益的工作。在此,我们不仅要向这些人致敬并学习,也要考虑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