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婚俗

——以口述资料重构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礼仪式

【摘要】科尔沁婚礼是内蒙古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礼兼具民间信仰特征与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由于时间推移,在现代婚礼仪式中仅保留了部分传统婚礼仪节,完整的科尔沁传统婚礼仪式过程保留在当地人的记忆中。以口述资料重构的蒙古族科尔沁部落传统婚礼的仪节过程、民间信仰、民族风俗能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分析与阐释,从而在人们渐渐遗忘的记忆中找寻传统在当下的践行之路。

【关键词】科尔沁婚礼仪式;集体记忆;口述资料

引 言


相关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俗的内容,目前较完整保留于科尔沁左翼地区的中旗和后旗以及科尔沁右翼地区的前旗、中旗和扎赉特旗五个旗居民的记忆中。该区域是蒙古人聚集最多的地区,生活生产方面或以牧业为主,农业为辅;或保持着纯牧业生产方式;或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或已经转型为纯农业生产方式。这里的蒙古人信仰萨满教和佛教。音乐方面以近代短调民歌和长篇叙事民歌著称。可以说,以上因素构成了科尔沁传统婚礼的区域文化特征。

2016年至2019年间,笔者多次进入科尔沁草原进行调研,主要前往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架玛吐、舍伯吐)、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哈西雅图、朝鲁吐)、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勿布林、陶和木、满族屯),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巴彦呼舒)、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镇、白音乌兰、胡尔勒镇丰屯村、沙日格太艾力、纳文牧仁、毛里图、巴彦敖包嘎查、伊赫艾里国营牧场)等地。共采访25个当地百姓,录制近80小时的口述音视频。其中年龄最高者为1907年生人(扎赉特旗关结子老人),最小者为1963年生人(扎赉特旗白亮花)。在他们中间,有些人对于科尔沁部落婚礼仪式的举办程序以及音乐传统记忆犹新,有些人却对此记忆模糊,记忆的片段已经无法连缀成系统的仪式场景和建构的图景。有些回忆以片段式呈现非常简短,有些回忆以完整性呈现篇幅较长。无论是哪一种呈现,都是以个体回忆唤起集体记忆。本文以“集体记忆”这一理论与个人口述研究方法相结合,共同建构富有地域特色的科尔沁部落传统婚礼的过程。

科尔沁蒙古部落的婚姻仪礼,具有仪式性、程序性特点。根据《科尔沁婚礼24项仪式》的情况来看,一场完整的科尔沁婚礼大致划分“议婚、订婚——献礼下帖——送亲——迎亲——结婚——回门”六个阶段。同时,每个阶段内部又包括若干小阶段,形成系列化的社会民俗活动。在当地人的口述中,婚礼成功的重要标志,一是仪式环节不可缺少,二是程序不能颠倒错乱。因此,参与婚礼仪式的各方人士,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程序,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


一、科尔沁婚礼中的议婚、订婚仪节

 

议婚、订婚仪节为男方家长代表和媒人共同前往女方家,正式表达求亲的意愿。男方代表一般由求婚青年的兄长、舅舅担任,父母并不直接出面。

(一)小宴

女方家长如果积极响应的话,便设宴款待客人。小宴是科尔沁婚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席间双方进行进一步洽谈,达成订婚的意向。科尔沁婚俗中的小宴,属于整个婚礼仪式的引子和序幕,以小见大,具有重要意义。

1.“许诺酒”。有的地方也将求亲小宴称之为“许诺酒”。双方恰谈婚事顺利的话,男方向女方家长赠送礼物,表示感谢。女方家则安排男方代表和媒人喝“许诺酒”,承诺不再接待其他求婚者

2.“近处汲水,远处择亲”。这一民谚的意思是忌讳亲戚或氏族内通婚。贵族子弟尤其忌讳近亲通婚,形成普遍遵守的潜规则

(二)大宴

男女双方初步议定婚事之后,男方家长再次来到女方家,向女方父母进献美酒哈达。双方正式举办宴会议定婚事,并定下彩礼数目,以及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

科尔沁蒙古人的婚姻习俗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同样的婚礼仪节有着不同的名称。科尔沁右翼地区婚礼仪式中的“大宴”,在其他蒙古族地区叫做“哈达宴”。

1.“哈达宴”。男女双方经过洽谈后,认为可以缔结婚约。于是,女方家举办“哈达宴”,正式举行订婚仪式。男方家先选好相合的日子,新郎、伴郎、媒人等三人到女方家参加宴席。新郎手里托着哈达,上面放着酒杯,向长辈和女方所有亲友敬酒。“哈达宴”上双方商定彩礼数额。男女双方举行过“哈达宴”后,婚约即获得合法效率

2.“瞧女婿”。“哈达宴”过后,媒人带着男方家儿子到女方家。女方家便邀请亲戚到家里,举办“瞧女婿宴”。这时姑娘要回避女婿。但也有个别勇敢的姑娘,从门缝里偷看一眼自己未来的丈夫

(三)献礼宴

男方家派遣亲属前往女方家,根据大宴上议定的协议,如数交出彩礼,并再次确认举行婚礼的日期。女方家长也要向男方家回赠礼物。诸事办理妥当后,女方家设宴欢送男方宾客。

蒙古族古老的婚俗,女方不收男方聘礼。相反,父母要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送亲时一并送到男方家。

1.“博勒格·图夏呼”(beleg tuxiyahv),蒙语意为“送聘礼”。男方送聘礼以牛羊为主,蒙古人将成年的牛羊叫做“宝迪”。数量一般为三、五、九“宝迪”,奇数为吉祥,超过九数的很少,后来也有送双数“宝迪”的。男方遵照原先商定的日子,如期将““宝迪”送到女方家

2.“送修斯”。操办婚礼时所用的牛羊肉、烟酒、食材之类,蒙语称之为“修斯”(xigusu)。婚期临近时,男方派专车送“修斯”到女方家。“修斯”的数量是双方商定好的,保证不能减少。有一次我替人送“修斯”,发现少了几斤酒,引起女方家不满,拒绝接受“修斯”。经过多次道歉,才勉强接受“修斯”。男方家立即派人如数补交了所缺少的酒

(四)下帖宴

男方家派人前往女方家递交婚帖,将举行婚礼的年月、日期、时辰书写在婚帖上。女方表示认可后,便设宴款待男方代表。


二、科尔沁婚礼中的迎亲仪节


议婚、订婚仪节完成后,婚姻仪礼便进入第二阶段,包括献礼、下帖、送亲等多项仪节。第二阶段婚姻仪礼仍以女方为主,非但科尔沁蒙古部落如此,整个蒙古族婚礼也都是如此。

(一)新郎启程

婚礼日期临近,按照预先约定,新郎启程前往女方家迎亲,标志着婚礼进入实质性阶段。

1.佩戴弓箭。女方举办婚礼前夕,新郎从家启程前往女方家,我们这里叫做“佩戴弓箭出发”。新郎启程前家里举办送行宴,参加者有新郎、伴郎,还有证婚人等。席间新郎向父母和长辈跪拜敬酒,举行告别礼。母亲为儿子换新装,父亲为儿子佩戴弓箭、撒袋。其实,科尔沁蒙古人早已不用弓箭了,但新郎娶亲时必须佩戴弓箭,这是从古代传下来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2.佩戴褡裢、荷包。新郎出发时身上佩戴褡裢、荷包。到达女方家后,赠送新娘亲手缝制的褡裢和荷包,意思是成双配对,象征幸福美满

3.“苏门·嘎达”(somvn · gada)。新郎娶亲穿新蒙古袍,系红腰带。腰带一头挂箭头型白色毛巾,蒙语称之为“苏门·嘎达”;腰带的另一头则佩戴火镰和蒙古刀。陪同新郎的伴郎系绿色腰带,红绿搭配,表示和谐顺畅

4.“瞧时辰”。新郎出发前要选择时辰,由占卜者或喇嘛推算。时辰段划分为四组:一是鼠、龙、猴;二是牛、蛇、鸡;三是虎、马、狗;四是兔、羊、猪。新郎必须选择与本人属相相符的时辰出发,并且在规定时辰内到达新娘家。如果违反上述规矩,被认为不吉利

(二)拦门

在蒙语中也有“拦箭”的意思,即拦住佩戴弓箭的人。当佩戴弓箭的女婿到达女方家门口时,姑嫂们便挺身而出,用横椽子拦住大门,不放女婿一行进来(图1)。女方司仪(祝词家)上前进行盘问。问明来意之后,便提出各种问题进行拷问,刁难男方。双方斗智斗勇,尽兴而罢。姑嫂们才撤掉椽子,请客人进门。


▲图1 拦门仪节

1.双方舌战。男方娶亲队到了女方家,女方家的姑嫂站在门口,拿着带叉的木头挡住门,不让娶亲队进屋。有的地方后来不拿木头了,拿块布子挡门的也有。这时候双方的祝词家“赫勒木尔沁”(helemurqin)出面,进行一番激烈的舌战

2.分出胜负。双方“赫勒木尔沁”互不相让,难解难分。迎亲队长途跋涉,人马劳顿,急于进门。于是,女方队伍里走出两位壮汉将女方的“赫勒木尔沁”高高抬起来,解下他的“苏门·哈达”。这时,男方人群里也走出两位壮汉,把自家的“赫勒木尔沁”也高高抬起来,解下他的腰带,送到另一座房间里,摆好酒席,让他们继续辩论。女方姑嫂的领头人接过男方“赫勒木尔沁”的“苏门·哈达”,系到拦门的木棍上,表示男方获得胜利。此时,姑嫂们方才解除警戒,将贵客请进家门

(三)新郎拜火

前来迎亲的新郎,祭拜女方家火神,拜见各位亲友。

新郎祭拜女方家的火神,属于隆重的婚礼仪式,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一丝不苟,避免出现任何差错。科尔沁婚礼仪式中,存在着大量的祝词和婚礼歌曲。其实,祝词和歌曲是婚礼仪式的基本载体。如果没有祝词和婚礼歌曲,也就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科尔沁婚礼。新郎祭祀女方火神、新郎新娘拜天地,却只有祝词而没有歌曲。

1.“图如·胡达”(turu · hoda),蒙语意为“首席亲家”,男方迎亲队的证婚人、全权代表。新郎举行拜火仪式时,由男方家的“图如·胡达”率领。由“图希莫勒·胡达”(副证婚人)从旁进行协助,指导新郎完成祭火、拜佛、敬酒、献哈达等各种仪式礼节

2.白色哈达。我见过新郎娶亲仪节,祭火、拜佛、敬献哈达。那时的哈达是白色的,白绸子或白布做成的,和现在的哈达不一样。现在的哈达还有蓝色的、杏黄色的,当时只有白色哈达,没有别的颜色

(四)回报母乳

女方家长设宴款待女婿一行。新郎向岳父岳母进献礼物,报答岳父岳母养育女儿之恩(图2)。由祝颂人以祝赞词赞美女方母亲养育新娘的恩德。

▲图2 回报母乳仪节(布仁套格套拍摄)

(五)新郎换装

岳母为女婿换装,脱掉穿来的衣服,替他换上亲自缝制的新蒙古袍,佩戴荷包、火镰、蒙古刀等服饰和生活用具。同时,司仪朗诵祝词赞美蒙古袍。

1.白毡子与吉祥图案。新郎换装必须在白毡子上进行,白毡子上用小米或炒米撒出“吉祥结”图案,或者是佛教的“万字”图案、马群的烙印图案。米撒图案所蕴含的寓意:象征夫妻平安吉祥、儿孙满堂、牛马成群,生活幸福美满

2.短筒“马亥”(habqiyartAi mahai)。女婿脚上换穿的靴子,我们这里叫做“马亥”,用绸缎或布料缝制而成,短筒,鞋面中央夹着皮条,式样与清朝官员穿的马靴相同。但牧区蒙古人穿的是长筒马靴,用牛皮制作的,和我们这里的马亥不同

3.赏赐牛羊、骏马。新郎更衣完毕之后,向在场的长辈敬酒磕头。女方家长辈和亲友为新郎赏赐礼物。有的赏弓箭、蒙古刀,有的赏赐其他生活用品。有些家庭富裕的亲友还赏赐“宝迪”(牛羊)。有一次我主持婚礼,女方亲友给新郎赏了一匹马,算是一份重礼

(六)求名问庚宴

姑嫂设宴款待女婿,新郎则趁机向姑嫂问讯姑娘的名字和属相。姑嫂们则故意戏弄刁难新郎,经过一番周折,才告诉姑娘的真实名字和属相。

喜鹊属相。我的舅姥姥(父亲的舅妈)是远近闻名的“赫勒木尔沁”,常给我们讲新郎在婚礼上被刁难的故事。当新郎问起新娘的名字和属相时,奶奶就逗他说:“我家姑娘属喜鹊,名叫沙扎盖高娃(喜鹊)。去了金色兴安岭摘果子,框子满了,心里却不满足”。新郎回答说:“喜鹊名字没有错,喜鹊属相恐怕不对”。就这样故意折腾新郎,直到新郎磕头认罪,方才告诉姑娘的真实姓名和属相。我没有经历过那种时代,现在到我们这里已经没有这样的风俗了

(七)“沙恩图”宴

蒙语意为“羊拐骨”宴。同辈姑嫂与新郎参加宴会,相对而坐(图3)。宴会不设预定内容,双方可以自由发挥,带有智力竞赛性质。

▲图3 “沙恩图”宴(布仁套格套拍摄)

1.偷窥新郎。“沙恩图”宴上有一个独特的项目,新娘偷窥新郎。当姑嫂们入席“沙恩图”宴,一字并排坐好后,新娘便盖着被子横卧在她们身后。领头的嫂子带着新郎进屋,安排好座位,宣布宴会正式开始。“沙恩图”宴进行过程中,新娘趁机偷窥自己未来的丈夫

2.拆卸羊胫骨。当厨师将煮熟的羊胫骨端上酒桌时,新郎便主动拿起羊胫骨加以拆卸,将拆卸好的颈椎放到盘子里,请姑嫂们食用。据说,姑娘们为了增加拆卸羊胫骨的难度,串通厨师将一根筷子穿入羊胫骨。新郎心知肚明,并不抽出筷子,而是连筷子一起折断,以此显示男子汉的力气与智慧

(八)定向开路

吉日良辰,占卜者预先指定出行的方向。引路人手持金蟾先行开路,婚礼车队随之前行。行进一段路程后,再转向去男方家的大路。

送亲队出发时,父母家人为新娘举行祈福仪节,祝福女子一路平安,诸事顺利,婚姻幸福美满。新娘的父亲或哥哥站在院子里,手里端着装满奶食的盘子,举起手向顺时针方向转三圈,高声说三遍:“福禄双降,呼来(hvrai),呼来(hvrai)!”


三、科尔沁婚礼中的结婚仪节

 

科尔沁婚姻仪礼的第三阶段,包括抢帽子、迎亲、入门、祭火、结婚等仪节。婚礼车队到达男方家后,遵照预先选定的吉日良辰,举行隆重的结婚典礼。

(一)迎亲野宴

男方在野外搭建蒙古包、帐篷,迎接女方送亲车队。送亲车队到达后,举行隆重的迎接仪节,设宴招待贵客。

当女方送亲车队临近村子时,男方家人举行郊迎仪节,彼此问候,相互寒暄,礼多而不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1.郊外迎客。送亲车队临近男方村子,男方家派人到村口迎接。男方家代表向女方家领头人敬酒、献哈达、演唱《祝酒歌》、朗诵祝词。相互寒暄问候,交换鼻烟壶或烟袋锅,然后共同前行到男方家。门口早有众人等候,正式举行欢迎仪节

2.村童报信。我们家乡的婚俗,男方家的村童受命赶到野外守望。当听到远处传来人欢马叫,歌声响起时,村童们赶紧往回跑,高唱《婚礼车队过来了》,向男方家通风报信。我小时候只参加过三场传统婚礼,因年龄太小,没有参加过村童报信活动。但对这首民歌记忆犹新,至今没有忘记

(二)下榻宴

男方搭建新蒙古包,迎接女方贵客下榻,并在新蒙古包中设宴款待。女方举行下榻宴时,男方人员不得参加。待嫁的女儿和父母彻夜谈心,回忆往日的美好时光。父母唱《送亲歌》,女儿则唱《哭嫁歌》。

姑娘出嫁是女方家的大事,也是全村的大事。村民们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欢送即将出嫁离村的姑娘。

1.陪坐姐妹。姑娘出嫁的前几天,家长把女儿的闺蜜们请到家里,陪着出嫁的女儿唱歌、聊天。我当姑娘的时候会唱民歌,经常被请过去,陪着出嫁的姐妹唱歌、聊天。姐妹们一起回忆小时候的事情,聊得开心,唱得尽兴,当年的情景至今难忘

2.哭嫁歌。婚礼仪式结束后,出嫁的姑娘坐在炕角里,姑娘们围坐在她身边,大家开始唱歌。据说,姑娘出嫁时不哭不好。因此,为了让待嫁姑娘哭出来,唱一些伤感的歌曲。例如,《纳米杨河畔的柳条》是一首出嫁姑娘的歌。我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每当我和同伴们唱起这支歌,出嫁的姑娘都会哭出来。围坐的姐妹们被歌声感动,也陪着一起哭

3.五驾马车。我姐姐是村里出了名的漂亮姑娘。送亲的时候是用戴铃铛的五驾马车,那时候算是最高级的马车,和现在的奔驰宝马一样高级。五十个人骑马送亲,非常热闹的

4.母亲送女出嫁。蒙古人的规矩,父亲并不亲自送女儿出嫁,而是母亲送亲。父亲等到探望女儿时,才可以去女儿家,参加“探望宴”,堂堂正正坐上正席

5.抢帽子。送亲时,姑娘坐在婚礼车上,新郎骑着马伴随而行,伴郎骑马跟随在后面。送亲车队上路后,沿途举行“抢帽子”仪式。女方送亲的小伙子,动手抢夺新郎的帽子。新郎和伴郎则保护帽子,双方纵马驰骋,激烈争夺,展现出蒙古族男人的英武剽悍的气概,以及娴熟的骑术,一路上非常热闹

(三)抛荷包

女方送亲的人马来到男方家门口,姑娘拿出亲手缝制的绣花荷包,抛向天空,孩子们跑上来抢夺,抢到为吉利。

女方送亲车队来到男方家门口,仪节与女方迎亲基本相同,大凡女方家举行过的仪节,男方家也要照样举行,讲求对等原则。        

1.拦门辩论。送亲队来到了新郎家门口,男方的姑嫂拦门盘问。双方的“赫勒木尔沁”站出来,进行激烈辩论,情况与女方家拦门仪节相同。当时我年岁小,不知道在争辩什么,只是感到有意思!

2.抛荷包。新娘来到婆家门口,进门前必须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绣荷包,高高抛向空中,人们竞相抢夺,争到手者为吉利

(四)车辕宴会

男方设盛大宴会,款待女方前来送亲的全体人员。

(五)祭火仪节

男方聘请当地一对夫妻,家庭和睦,儿女双全,且和新娘生辰八字相合,并肩端坐正席,新娘敬酒叩拜,认作“磕头父母”。“磕头母亲”为新娘梳头分发(图4),带领她举行拜火仪节。

▲图4 梳头分发仪节

“祭火”仪节属于蒙古族婚俗中最重要的环节,新郎新娘完婚的标志,就是举行“拜火”仪节。因此,蒙古族的语言中,“祭火”标志着未婚女子的身份转换,成为女子结婚的代名词。

1.燃火迎客。送亲队伍到达的时候,男方家在离村稍远的地方燃火,接迎远道而来的送亲车队。燃火的目的是为了驱除不吉利的东西。这是我在苏根艾力的一场婚礼上看见的,至今历历在目

2.脚踏白毡。新娘从车上走下来,双脚不能沾土,必须铺一条白毡子或席子,慢慢从上面走过去。院子里摆着一张桌子,嘎林嘛嘛坐着诵经,手里摇动着法轮。后来,这些礼俗都没有了

3.野外燃火拜天地(图5)。有时送亲车队路上遇到刮风下雨,或者发生某些意外事故,延误了行程,不能按照规定时辰到达男方家。于是,为了遵守预定的吉日良辰,男方在野外找个合适的地方,燃火举行拜天仪节。“赫勒木尔沁”朗诵拜天祝词,拜火神、拜佛;向父母、“磕头母亲”行跪拜之礼。仪节可以酌情从简,但仪节程序不得任意改变

▲图5 拜天地仪节

(六)认亲

待嫁姑娘拜见男方叔伯婶母、兄嫂以及其他亲戚。

姑娘嫁到男方家会带去自己缝制的“色布登”(sebdeng)鞋,待婚宴结束后,拜见男方亲属时送给每一个人。收到礼物的亲属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状况向新娘赏钱,也有赏赐牛、马、羊等。“色布登”这个词有什么具体意义我也不知道。人们常说,姑娘嫁过来人头一份色布登鞋

(七)分享大宴

即结婚典礼,男方举办大宴,男女双方共同参加,唱歌跳舞,尽兴而罢。新郎新娘向父母敬酒磕头,向各位亲友和来宾敬酒。司仪朗诵祝词,歌手演唱婚礼歌曲。

科尔沁婚俗中的“分享大宴”,实际上是新郎新娘完婚后的庆祝宴会,主要功能是欢乐红火,仪节功能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1.“图如·那颜”(turu · noyan)。遵照科尔沁婚俗,“分享大宴”推举首席嘉宾,号称“图如·那颜”,蒙语意思是“领头官人”。其职责是维持宴会秩序,处理来宾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协助“赫勒木尔沁”办好宴会。推举“图如·那颜”的条件是为人正派,素有民望的中老年人,熟悉当地婚俗。会唱礼仪歌和婚礼歌,酒量过人且有自制力。“图如·那颜”手下还设有一名“协理亲家”,协助“图如·那颜”处理事务。

男方家举办“分享大宴”,安排席位十分讲究:男女双方父母、“磕头父母”、地方官员等人属于贵宾,必须就座头桌。“图如·那颜”和“图如·道沁”(首席歌手)属于上宾,应该陪同双方父母就坐。安排席位非同小可,容易引起纠纷,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座位安排好了,“分享大宴”就算成功了一半!

2.“报嫁妆”。当“分享大宴”进行到高潮时,“赫勒木尔沁”便会邀请女方代表讲话。于是,女方代表即席发表答谢演说,同时还要向大家公布陪送新娘的嫁妆,详细清点数目

(八)上马酒

女方送亲队伍启程返乡,新娘端坐毡席,衣摆上压着一块石头。南方亲友送行,敬献上马酒,高唱《上马酒歌》。

科尔沁婚俗中的所谓“上马酒”,其实就是欢送女方贵宾启程回家。我们这里的做法是男方家庭院中铺上白毡子,上面摆好一张桌子。桌子的四角上摆着四盏酒杯,斟满美酒。男女双方四位“图如·胡达”分别坐在四方。众人站在两旁高唱《告别歌》,其他人围观在旁边开始演唱这首歌。女方送亲队伍在歌声中上马出发,走上回家的路程


结 语

 

本文以口述资料重构了蒙古族科尔沁传统婚礼仪式过程,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三点隐含于仪式行为中的信仰观念与民俗内涵。

第一,科尔沁婚礼仪式与火崇拜观念。蒙古族萨满教自然崇拜观念中,“火崇拜”占有重要位置。火是光明的象征,温暖的源泉。因此,蒙语中的“灶火”代表着家族传承,“香火”则象征着宗教信仰,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蒙古人的观念中,“拜火”特指的是拜天地仪节,男女成婚的代名词。科尔沁婚俗中的其他所有仪节,都是围绕着“拜火”仪节而展开的。科尔沁婚礼民俗中的“拜火”仪节,恰好处于24项仪节中的第15位,处于“黄金分割点”的位置。此与蒙古地区传入的“火祆教”以及藏传佛教相同,都崇拜火神,与萨满教的“火崇拜”也不谋而合,并行不悖,一直流传到今天。

第二,科尔沁婚礼仪式与祖先崇拜观念。婚姻家庭的宗旨之一,便是繁衍后代,延续血脉。因此,蒙古族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缔结婚约时讲求门当户对。男女双方均十分重视出身门第,要相互了解祖辈的情况。“拦门”仪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男方自报家门,报告自己的祖籍、地望、部落、名人,以及祖父和父辈的情况。蒙古族萨满教信仰体系中,祖先崇拜是重要内容之一。科尔沁婚礼民俗中重视部落史和家族史,这与萨满教祖先崇拜理念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三,科尔沁婚礼与尚武精神。蒙古族民风剽悍,精于骑射,素以英勇善战闻名于世。那达慕上设有“男子三项竞技”——赛马、摔跤、射箭。如果男人在比赛中夺得冠军,便受到草原社会的普遍尊敬,被当做英雄好汉。蒙古族的尚武精神,也在婚礼仪式上得到体现。如前所述,新郎前往女方家迎亲时,必须佩戴弓箭、撒袋,俨然是一名武士。婚礼车队启程后,途中举行“抢帽子”活动。送亲的小伙子们抢夺新郎的帽子,新郎则在伴郎的掩护下,千方百计保住自己的帽子,坚决维护男人的尊严。“抢帽子”活动充分展现出蒙古族男子的高超骑术以及勇敢顽强的精神。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科尔沁婚礼仪式中设立佩戴弓箭并非偶然,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古代蒙古社会部落林立,战争频发,且抢婚制盛行。因此,新郎迎亲时全副武装,以防途中遭到敌对部落袭击,随时准备战斗,保护自己的新娘。反之,从女方家的角度来看,同样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卫,以免麻痹大意,被敌对部落智取城门抢走新娘。女方姑嫂横木拦门,详细盘问男方,不肯轻易迎接迎亲队伍,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综上所述,在科尔沁部落聚居地保留了相关蒙古族传统婚礼的丰富记忆,这是属于蒙古族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记忆重构传统婚礼仪式的意义在于,非遗保护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为活态传承提供可参见文本,还要在档案保护工作中及时记录传承人的口述记忆。笔者期望本文以口述资料重构的蒙古族科尔沁部落传统婚礼的仪节过程、民间信仰、民族风俗能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分析与阐释,从而在人们渐渐遗忘的记忆中找寻传统在当下的践行之路。

  ▼ 注释: 
①②⑤ 达木林巴斯尔,等. 婚礼祝词·科尔沁婚礼24项仪礼(蒙文)[M].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297-309,297-309,152.
③ 口述人:包增格,蒙古族,科尔沁右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6年1月20日。
④ 口述人:额日贺木巴雅尔,蒙古族,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17日。
⑥⑬⑲㉖㉜㊷ 口述人:蒙克,蒙古族,科尔沁右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25-26日。
⑦ 口述人:敖春花,蒙古族,扎赉特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2月6日。
⑧㉗㉝ 口述人:包玉山,蒙古族,扎赉特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2月5日。
⑨㊲ 口述人:董连顺,蒙古族,科尔沁左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6年1月30日。
⑩⑪ 口述人:蒙克、赛西雅拉图,蒙古族,科尔沁右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25-26日。
⑫㉙ 口述人:钱玉兰,蒙古族,科尔沁左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7年3月6日。
⑭㉓㊱㊵ 图片来源:斯钦都楞. 札萨克图婚礼[M]. 内部资料. 2017年.
⑮㉑㊴ 口述人:赛西雅拉图,蒙古族,科尔沁右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25日。
⑯㉘㉟ 口述人:乌兰杰,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采访时间:2016年11月5日。
⑰ 口述人:额日贺木巴雅尔,蒙古族,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17日。
⑱㉒㊳㊶ 口述人:老梅,蒙古族,科尔沁左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9年4月18日。
⑳ 口述人:呼陶格陶胡,蒙古族,扎赉特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12日。
㉔㉕ 口述人:乌兰杰,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采访时间:2018年5月16日。
㉚ 口述人:亮花、萨木嘎,蒙古族,扎赉特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2月4日。
㉛㉞ 口述人:邰宝兰,蒙古族,科尔沁左翼中旗人,采访时间:2016年1月29日。
㊸ 口述人:乌金花,蒙古族,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18日。
㊹口述人:斯琴,蒙古族,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采访时间:2018年4月18日。


   作者简介: 


布仁套格套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仪式与音乐。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