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记忆

一九四八年农历四月,以神山战役胜利为标志,准格尔迎来了解放的春天。从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历时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又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岁月。七十年来,准格尔旗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旗各族各界人民群众励精图治,砥砺前行,繁荣发展了准格尔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准格尔的知名度美誉度与日俱增,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鄂尔多斯高原东麓。


准格尔从昨天走到今天,并将继续走向未来。今年,是准格尔旗解放七十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眸走过的路,以史为鉴,我们会从中感悟领略许多东西,并得到有益的启示。


为此,笔者耗时历久,搜集挖掘整理了一批老照片,时空跨度大多数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以准格尔本土为主兼收与准格尔有关的域外照片,荟萃成篇,拟定名为《准格尔记忆》,根据内容分三个篇章展出。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有价值的图片面世,发挥资政、教育、认识、审美的作用。


一、生产生活篇


一九五零年夏,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物资短缺,百废待兴。为保障国计民生所必须商品统购统销,有计划地组织供应,准格尔旗在绥远省首府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设立商品采购驻呼小组,同时在托克托县河口租用民房(后在河口建设了办公商品仓储区),设立准格尔旗商业供销合作社商品转运站。商品货运初期条件异常艰苦,没有正式公路,归化城到托县河口,河口转运准格尔旗,再分发各基层社,全程畜力车运输。为防匪患,主要线路还配备军人武装押运,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才有了汽车运输。一九七四年,转运站迁址到准旗杨四圪咀,更名为准格尔旗商业批发站。

图为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五日,驻托克托转运站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大跃进时期,伊克昭盟大炼钢铁,大办煤矿,发展地区工业。图为1959年,黑岱沟人民公社炼铁厂人工筛选铁矿石。


榆树湾硫磺厂建于1955年,其前身经历互助组,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联社。1955年12月,归伊盟直管,是全盟首家地方国营企业,厂名为伊克昭盟榆树湾硫磺厂。后厂名隶属关系几经变化,1972年2月后至企业转制前,一直为地方国营准格尔旗榆树湾硫磺厂。


原准格尔旗沙圪堵发电厂(1959年11月建成发电~1990年10月退役关闭)。


1972年11月建成投产的原准格尔旗化肥厂。


原黄天棉图陶瓷厂车间一角


1973年,准格尔旗化肥厂抓革命促生产,迎接全国学大庆会议的召开。


地毯厂纺纱车间一角,纯手工劳动。


1972年,黄天棉图陶瓷厂粗瓷露天生产车间。


纳林地毯厂女工在织造车间合影。


原准格尔旗贸易公司办公室


1972年2月,由伊盟直管下放归准旗管理时的榆树湾硫磺厂厂区,厂名更名为地方国营准格尔旗榆树湾硫磺厂。


1972年冬,准格尔旗纳林公社榆树塔大队进行水利大会战。


沙圪堵二道街,帅家口袋匠在路边编织羊毛口袋片。


左侧五间,是原黄天棉图陶瓷厂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前,曾经使用的伙房,餐厅兼会议室。


从神陶大厦俯拍黄天棉图陶瓷厂厂区。


黄天棉图陶瓷厂,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前,生产传统粗瓷最后一道工序一一窑炉烧制成型。

用石块垒成的窑炉。


1976年,黄天棉图陶瓷厂职工自建的內嵌耐火砖烧制细瓷标准化窑炉。


原为准格尔旗煤炭公司大楼,后为伊东,恒东公司办公用。


大跃进时期,全旗普遍推行政社合一,财产归公平均分配的集体化统一管理制度。建立公共食堂,吃饭不花钱,定量供应。图为我旗能工巧匠为公共食堂发明的切菜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准格尔旗百货公司棉布组柜台。


1977年,准格尔旗化肥厂生产车间。


从原位于沙圪堵的文化局文体中心活动室俯拍工人文化宫广场,人山人海。


位于沙圪堵最东端的办公区一一自来水公司。


1951年,全旗学校统计表影印件。


1976年夏,纳林地毯厂部分员工在厂区大门外合影。


一九八九年十月一日,黄天棉图陶瓷厂职工代表合影。


一九八零年五月,黄天棉图陶瓷厂女工合影,再往前追溯两年,该厂女工全体仅有个位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头攒动的准格尔市场。


二、建设风物篇


原旗人民政府大礼堂与老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今年不久前才去世,她的寿命是大礼堂寿命的一倍还多。


位于沙圪堵的德明堂正厅。是准格尔成吉思汗后裔台吉家族保存最完好的建筑之一。


1949年7月,伊盟军分区解放军在纳林西山梁脚下,塑立蒙汉功臣革命烈士纪念碑,此碑后移至沙圪堵烈士塔。

本图片为1971年9月,纳林公社民兵连在纪念碑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1973年2月,全旗首届政法工作会议与会人员在大礼堂前合影。

文革时期大礼堂开会内景。


位于沙圪堵大礼堂正南面中轴线的革命烈士纪念塔。


准格尔旗人民医院旧址,原为文革时期的人防战备医院。


原旗委大楼。旗政府搬迁前旗委及所属单位在此办公。


原准格尔旗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大院,只有两排办公室,一排大会议室。


原旗人民政府及部分组成部门在此大院办公。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前,政府、人大、政协合用一间锅炉房,早晨上班时,三大班子工作人员一起去锅炉房打开水,成为一道景观。


原政协准格尔旗委员会办公楼。原来是一层平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原基础上加盖为二层楼房。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旗贸易公司门市部。门前是开展革命大批判专设的大字报专栏。(现在沙圪堵迎宾路原百货公司门市部)五十年前,这里是沙圪堵最繁华的地段,舆论信息集散地。


文革时期,大礼堂是人们照相首选地。


1971年清明节,参加全旗第六次党代会的全体代表与广大市民群众,在烈士塔前隆重集会,缅怀革命先烈。


从烈士塔看大礼堂,当时烈士塔还没有围墙。


从烈士塔看大礼堂,烈士塔內栽种了一些小松柏树苗,有了围墙遮挡。


位于沙圪堵文化街北端的工人文化宫,是沙圪堵除大礼堂外又一重要的集会场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旗委大院大门从东开时,一些旗直机关干部在大门前合影。


解放军在给杨家湾社员群众教唱革命样板戏。


准格尔旗第一中学礼堂兼早期餐厅。


位于薛家湾镇永胜壕村东北的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塔石窟寺(喇嘛洞),建于清代。


公益盖大桥(内蒙古第一座预制块拱桥,1967年建),位于沙圪堵镇北,是原准东公路的重要桥梁之一。


准格尔旗政府搬迁前,沙圪堵原准格尔旗中蒙医院门诊楼旧址,位于现在沙圪堵水上公园西北角。


解放初期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印。


中国民间艺术(漫瀚调艺术)之乡荣誉证书。


准格尔南部具有晋陕建筑风格的传统窑洞民居。


三、人物风情篇


1949年建校的准格尔旗沙圪堵第一小学(建国初为准格尔旗四完小)大门。


照片人物从右往左依次是:刘俊义、贾彤芬、李淑珍、贺兰玉、刘巧玲、王月英老师。

拍摄于1987年。


印有最高指示的沙一小一九七零届小学毕业证书。


印有毛主席语录的一九七二届初中毕业证书。


1959年6月,准一中首届初中毕业生与教师合影留念。


1962年夏,准格尔旗第一中学首届初中毕业生,考入伊盟一中高中毕业时在东胜合影留念。


1970年9月9日,欢送准旗知青办领导调动工作合影留念。


1983年,准格尔旗乌兰牧骑演员在排练大厅练功。位于现在沙圪堵伊东广场东北角。


1972年11月,准一中文艺宣传队全体队员参加全旗文艺汇演合影留念。


199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漫瀚调音乐艺术专著一一《漫瀚调》


《漫瀚调》作者之一张玉林(漫瀚调艺术早期杰出传承人),《准格尔山曲儿》一书作者张玉林(笔名张皇)与准格尔文化界同仁研究漫瀚调艺术。

照片人物从右至左依次为:张发(曾任鄂尔多斯市文化局创研室主任,《鄂尔多斯文化》主编)、张玉林(准格尔旗文化艺术界老前辈)、王俊廷(曾任准格尔旗文化局创研室主任)、杨云(曾任准格尔旗文化局副局长)。


1956年5月,政协准格尔旗一届一次会议全体委员合影留念。


1978年1月,全盟学大庆学大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图为准旗与会代表在伊盟宾馆门前合影留念。


1956年5月,继同仁学校之后,杨家湾小学继续在原址办学,图片为高小六班师生合影。


1961年度,旗级机关先进工作者合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准格尔旗两大出口创汇企业 一一纳林地毯厂,沙圪堵地毯厂派代表参加地毯、皮褥子出口会议。


1955年1月,准格尔旗首次民政会议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1958年6月,准格尔旗乡村邮电工作会议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1956年11月,准旗人民法院全体工作人员合影纪念。


1955年10月,准格尔旗民政科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1962年4月,供销社首次财会会议人员合影。


出席全旗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商业系统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


1961年1月,准旗商业局召开财会会议合影留念。


1961年8月,准旗文教支部全体共青团员合影留念。


1956年4月,准旗各区公所会计训练班合影留念。


1959年2月,准旗下放干部劳动锻炼一周年纪念。


1984年6月,准格尔旗个体工商业者协会代表出席会议。


1984年6月,出席全旗首届个体工商协会沙圪堵代表合影留念。


旗政府搬迁之前,这儿附近是几大班子的办公地点,准格尔的一切,注定与此关联。时过境迁,它见证了准格尔的沧桑巨变。


本篇展示的图片多数是黑白照片,从清晰度艺术审美角度看,它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然而,它真实客观的记录了准格尔“当时”的过往,因而它是有价值的。有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我们应当珍视、呵护、守望它的存在。


本篇展示的图片人物、场景、建筑、样貌、事物,早已时过境迁,许多已经不在了,有的永远也看不到了……但是,它却鲜活的留在准格尔老一辈人们的记忆中,也许人们不会经常想起,然而,作为历史它却永远不应该被忘记!


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从昨天走来,厚今薄古教训忒多,历史面前人人小我。珍视地域的历史的民族的文化遗产,才能从脚下走出一条远行的路。


我们需要不停顿的出发,

但不能忘记曾经的到达!

割断历史真的非常可怕,

时刻保持清醒切莫犯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漫瀚调。


本篇照片来源:1、文献翻拍,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赵、马、葛、杨、冯、祁、郜、张微友等友情提供,版权归提供者所有;3、本人搜集珍藏。在此谨向原作者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

武学敏, 笔名:田立    敏而好学。现退休,闲居北京。大美准格尔群员。


转自大美准格尔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