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内蒙古文联的有力指导下,阿拉善文艺事业取得了大发展、大繁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和优秀人才。他们辛勤耕耘,努力创作,为阿拉善文艺百花园催生了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以文化人、以艺润心,彰显了新时代文艺价值和精神,共有36名作家艺术家加入了中作协、中美协、中书协等国家级文艺家协会,328名作家艺术家加入了内蒙古各文艺家协会。他们是我盟文艺创作的骨干力量和优秀代表,也是全盟文艺界学习的榜样。 为了使全盟文艺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涌现出更多优秀人才,盟文联从即日起,开设“阿拉善艺苑名家”栏目,推介阿拉善在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中做出贡献的文艺家和代表作品。傲云,女,蒙古族,出生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一个牧民家庭。1979年10月参加工作,至1986年5月,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担任舞蹈演员;1986年5月至1991年8月,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乌兰牧骑担任舞蹈教练、演员、舞蹈编导;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进修舞蹈表演;1993年12月至2008年4月,在阿拉善盟民族歌舞团担任舞蹈教练、演员、舞蹈编导;2008年5月至今,在阿拉善盟群众艺术馆从事舞蹈编创及文化艺术辅导工作。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舞蹈家协会理事,阿拉善盟舞蹈家协会主席。作为自治区级萨吾尔登舞蹈传承人,于1988年在额济纳旗乌兰牧骑师承舞蹈艺术家塔木草、娜仁花学习萨吾尔登舞蹈;担任2010年和2011年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春节晚会舞蹈编导,期间与新疆的萨吾尔登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调入阿盟群艺馆后,为阿拉善盟萨吾尔登基地、学校、社会艺术团体和晨晚练点、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团结社区萨吾尔登舞蹈团等传授萨吾尔登舞蹈,并且为他们编创多部作品,如《萨吾尔登》《卫拉特神韵》《美丽的心铃》《萨吾尔登健身操》《戈壁情韵》《高依乐》《炫舞戈壁》《巴依苏勒》。15年间,为基地、社会团体培养舞蹈骨干七百余人。2012年7月,舞蹈《萨吾尔登》参加第六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节目获得业余青年组创作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2013年3月,舞蹈《卫拉特神韵》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舞蹈全民星”活动节目获得“舞蹈全民星特别荣誉奖”;2013年8月,舞蹈《卫拉特神韵》参加自治区广场舞大赛节目获得广场舞大赛一等奖;2013年10月,舞蹈《萨吾尔登》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舞蹈类大赛节目获得作品类“群星奖”;2013年12月,舞蹈《卫拉特神韵》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特别节目和中国舞蹈家协会举办“百姓健康舞”活动节目获得优秀编导奖;2014年9月,舞蹈《卫拉特神韵》参加“中国(百色 田东)民间广场歌舞大赛”活动获得银奖;2015年11月,舞蹈《美丽的心铃》参加“盛世夕阳红”第二届中国中老年文艺总汇演获得银奖;2015年12月,舞蹈《卫拉特神韵》获“夕阳秀”东南亚艺术巡礼泰国曼谷暨第十四届国际中老年艺术节金奖;2017年5月,作品《萨吾尔登健身操》获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体育进社区暨全区广场操舞健身大赛一等奖;2017年9月,作品《萨吾尔登健身操》获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一等奖;2017年10月,作品《萨吾尔登健身操》获2017世界大舞台海峡两岸文艺交流走进台湾“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金奖及特等奖;2018年8月,参加“守望相助好家园”——首届农牧民文艺节目展演中歌舞乐《家园韵》荣获二等奖;2018年10月,参加“点赞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内蒙古自治广场舞汇演中舞蹈《戈壁情韵》荣获最佳表演奖;2019年7月,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舞动北疆”全区第二届广场舞大赛荣获二等奖;2019年8月,参加“第八届乌兰牧骑艺术节开幕式”,表演了以舞团成员为主的大型舞蹈《伊和萨吾尔登》;2020年8月,参加“舞动北疆”全区第三届广场舞大赛,获得二等奖;2020年11月,赴呼和浩特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民间舞蹈大赛,舞蹈《炫舞戈壁》,获得编创银奖、表演金奖;2021年10月,赴集宁区察哈尔右翼前旗参加内蒙古第四届“舞动北疆”广场舞大赛,舞蹈《巴依苏勒》获得二等奖;2023年6月,赴锡盟参加全区第五届“舞动北疆”广场舞大赛,舞蹈《舞韵阿拉善》获得一等奖;2023年9月,在大同市参加“2023年全国广场舞展演——广场舞大会(山西大同片区)”,获得优秀广场舞团队;2024年4月,舞蹈《北疆新韵》在“舞动北疆·向善而行”阿拉善盟广场健身舞大赛中获一等奖。
舞蹈《巴依苏勒》,获得内蒙古第四届“舞动北疆”广场舞大赛二等奖舞蹈《炫舞戈壁》,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民间舞蹈大赛编创银奖、表演金奖
绚烂多彩 舞动戈壁
从呼和浩特传来喜讯,由我编导的舞蹈作品《炫舞戈壁》因舞蹈动作具有独特的地城特点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首届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非专业组表演金奖、创作银奖。
回顾创作历程,总结创作经验,我总会想起为响应国家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针政策,结合阿拉善地域特色和土尔扈特蒙古族的传统艺术,创作了萨吾尔登舞蹈《炫舞戈壁》《舞韵阿拉善》等。
这支舞蹈编创的构思源自我自身的生活经历、土尔扈特民间舞蹈特色,以及萨吾尔登舞蹈元素。在创作采风期间,我重点关注了牧区蒙古族妇女的日常生活:在每年春夏交替的时节,为骆驼剪毛,并把驼毛鞣制成绳索的劳动场面。并结合孩童时代跟着母亲一起劳动的记忆,在回到单位后收到了成品舞蹈音乐,该音乐大量运用了马头琴、陶布秀尔等蒙古族乐器,辅以呼麦、长调、口弦等特色技艺,极大的体现了地区民族特色和蒙古族热情奔放的特性,历时一个月,最终完成了整部作品。
舞蹈《炫舞戈壁》是音乐与肢体语言的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在阳光微露的晨曦中勤劳的阿拉善妇女们搓毛绳的劳动场面,劳作之余妇女们跳起了欢快的萨吾尔登,表现出阿拉善妇女勤劳善良、端庄柔美、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收获了观众的满满共鸣。
这部作品是我怀着对萨吾尔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厚敬意和热爱,立志要将其独特魅力以全新的方式展现给世人。在创作之初,就深入思考如何在保留传统萨吾尔登舞蹈精髓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具时代气息和广泛吸引力。我精心设计每一个舞蹈动作,斟酌每一段旋律的编排,力求通过浓郁且独具一格的风格、大气豪放且极具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将传统萨吾尔登舞蹈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音乐的运用上,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风格的曲调相互融合,旨在体现出生活在阿拉善这片广袤土地上人民热情奔放、高贵端庄的民族性格,传递他们对生活的炽热挚爱、对大自然的由衷倾心以及对家乡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眷恋。
萨吾尔登作为一种别具一格、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集歌、乐、舞于一体,其旋律不仅欢快明畅,还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节奏更是鲜明有力,厚重之余又变化多端,舞姿则显得古朴典雅、优美动人。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其中常见的有摇摆肩膀、前后弯腰、手腕灵活运动、身体前后运转等,对人物或动物姿态的模仿更是达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
图文来源:阿拉善盟舞蹈家协会
图文制作:魏 然 南 丁
审 核:赵秀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