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援蒙古中蒙元首体育中心项目(又称"总统体育综合中心")的设计方案已正式公布,该项目是中蒙两国元首共同推动的重要援建工程,旨在提升蒙古国青少年体育设施水平。
一、项目概况
定位与规模
核心定位:以"友谊之场、青年之场、未来之场"为核心理念,打造面向青少年的现代化综合体育设施。
总建筑面积:约58,117平方米,涵盖室内体育场馆、管理服务用房、机电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及室外配套场地。
容纳能力:可同时容纳1,300-1,327人参与体育训练与健身活动,日服务量达4,500-6,000人次。
功能布局
运动项目:涵盖篮球、游泳、射箭、攀岩、摔跤、乒乓球等19个体育项目,满足多样化训练需求。
空间设计:
集约化运动场:优化空间利用率,支持多项目同时进行。
休闲跑道与商业配套:串联运动区与商业空间,打造"全民共享的城市活力空间"。
智能化运维架构:集成智能监控、能耗管理及赛事调度系统。

中国中元与所属京兴国际组成的联合体签约援蒙古中蒙元首体育中心项目。
项目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巴彦朱日和区,占地5.8万平方米,是一座集体育赛事、青少年训练、全民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设施。作为中蒙两国共同关注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将成为象征中蒙友谊的永久性标志建筑,体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合作理念。

二、设计理念与技术创新
极寒气候适应性
节能保温技术:采用高效围护结构体系(如双层玻璃幕墙、外保温墙体)和机械新风系统,应对蒙古国极寒气候(冬季平均气温-30℃)。
环保材料应用:使用本地可回收建材,降低碳排放,符合中国现行绿色建筑标准。
外墙采用高性能保温材料,窗墙比经过优化计算以降低热损耗。屋面设置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绿化灌溉,中水回用率达40%。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自然通风设计,过渡季节可减少30%空调能耗。项目目标达到中国绿色建筑三星标准与LEED金级认证,力求打造高品质、高适应性的国际援外范本。
文化融合与国际化表达
蒙古元素融入:建筑立面设计参考蒙古传统纹样,内部装饰结合游牧文化符号。
国际规范对接:中标方案通过中蒙设计标准比对(如抗震、防火、体育设施),确保符合蒙古国技术规范。

三、实施进展
签约与招标
中方联合体: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牵头)与京兴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施工管理)组成,2025年8月15日与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签署合同,合同金额4,149.18万元。
蒙古规范咨询服务招标:2025年9月启动,预算230万元,计划2025年11月完成初步设计,2026年2月完成施工图设计。
政府审批与落地
蒙古国层面:2025年7月,蒙方代表团来华选定最终设计方案,并签署会议纪要。
中蒙双边协议:项目需待两国政府签署《项目对外实施协议》后正式生效,目前处于待批状态。

四、社会意义与战略价值
中蒙合作深化
项目以"中蒙元首命名"体现两国高层战略互信,延续1958年以来的中蒙体育援建传统(如2010年乌兰巴托国家体育馆)。
蒙古国2025年预算明确将文化体育基建纳入政策重点,与该项目形成政策延续。
企业战略输出
中国中元:继白俄罗斯体育场、柬埔寨国家体育场后,再次突破极寒地区体育建筑设计技术,巩固援外工程领军地位。
中工国际"一体两翼"战略:通过设计咨询与工程管理输出,推动业务从EPC总承包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五、潜在风险与挑战
合同生效不确定性:项目需待中蒙两国政府签署对外实施协议,履行时间及金额存在变数。
成本与利润压力:固定总价合同模式下,汇率波动、材料涨价等可能影响中方利润空间。
结语
中蒙元首体育中心项目以"科技+人文"双轮驱动,不仅是中国援外工程的标杆,更是中蒙共建"健康丝绸之路"的实践典范。其设计兼顾功能性、可持续性与文化象征,有望成为乌兰巴托的新城市名片。
- 上一篇: 巴达日胡·水彩画 | 色彩厚重而写实,画面充盈着空旷浩瀚之感
- 下一篇: 定制系列|蒙古元素包装设计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