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舞《驯马手》、《阿克斯勒》、《小伙子角斗》、《阿都沁》;双人舞《鞑靼舞》、《春之声》等;三人舞《牧场上》、《克扎克》、《巴雅特》等;群舞领舞《筷子舞》、《牧人舞》、《鄂尔多斯舞》、《摔跤舞》、《骑士舞》、《蒙古舞》、《马刀舞》、《安代舞》、《嬉戏舞》、《牛奶站》、《包钢工人舞》等;大型歌舞《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担任领舞;在舞剧《猎人与金丝鸟》、《乌兰保》、《英雄工人孙耀武》、《青山烽火》、《白毛女》、《草原儿女》任主要人物;歌剧《选代表》、《慰问袋》、《打草场上》、《三座山》等作品中任主要人物。
双人舞《春之舞》(1956年)


《金盅舞》(1960年创作演出)


舞剧《乌兰保》(1962年演出)

《驯马手》(1962年)

《前哨》(1974年创作演出)

《草原春天》(1976年创作演出)

电影《成吉思汗》饰 也速该(1985年拍摄)


《蒙古源流》(1987年演出)

电视剧《魂断钓鱼城》蒙古大将与忽必烈母亲(1993年拍摄)


舞剧《猎人与金丝鸟》

“舞悦内蒙古”舞蹈精品展演(2014年7月)

“舞悦内蒙古”舞蹈精品展演学术研讨会(2014年7月)
独舞《驯马手》,60年代初编创,以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盛演于内蒙及全国,并收入电影艺术片《彩虹》。 《嘎达梅林》、《阿都沁》、《升豁儿》(海青鸟)获内蒙古电视大赛三等奖,《漠柳》获内蒙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土尔扈特姑娘》获内蒙古自治区艺术创作“萨日纳”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群 舞《盅盘舞》、《牛奶站》(与人合作)、《金盅舞》、《前哨》、《草原春天》、《奔腾》等,《敖包上》获内蒙古舞蹈大赛一等奖;舞 剧《乌兰保》,大型歌舞《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参与编舞并表演;蒙古舞蹈史诗《蒙古源流》任总编导,获内蒙古艺术创作“萨日纳”一等奖;为1987年内蒙古成立四十周年庆典晚会,1988年全国舞剧研讨会展演;歌舞剧《也兰公主》任民俗顾问,与夫人季兰音共同担任舞蹈编导,此剧荣获全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中国戏剧艺术节特别优秀编舞奖;为京剧《草原英雄小姊妹》等、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专题电视影片《黄河文化》等编舞。主要教学:
应邀在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学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舞蹈学校、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内蒙古艺术学院等院校,内蒙古诸多乌兰牧骑任教讲学,传承当代蒙古舞蹈艺术。为美国俄勒冈大学讲授蒙古舞并学术交流。多次应邀为北京舞蹈学院教学,并于2014年与季兰音编著出版《蒙古族风格舞蹈训练教程(男班)》。主要导演作品有:
《从筷子舞的变迁谈民间舞的继承》、《马背民族与马舞》等;与夫人季兰音编著出版《蒙古族风格舞蹈训练教程》;曾担任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回族舞蹈比赛、“蒙古国国际蒙古舞大赛”等国家级、省级舞蹈比赛评委。
北京舞蹈学院教学(1981年)

与夫人季兰音共同创作蒙古舞蹈史诗《蒙古源流》(1985年)
上海舞蹈学校教学(1991年)



北京舞蹈学院教学(2005年)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学(2017年)

查干夫妇辅导两个女儿跳民族舞

与时任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合影(1988年)

与当代舞蹈大师戴爱莲先生合影

与当代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合影

与民间艺人合影

在那达慕大会上摔跤(1962年)

在寺庙学查玛(1982年)

与宗师吴晓邦、盛杰及季兰音合影(1984年)

在新疆深入生活(1992年)

在新疆寺庙深入生活(1992年)
编辑:马素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