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紫】民族风情


民族团结

阿拉善右旗有蒙、汉、回、藏等14个民族,生活有2.6万人,近8000名蒙古族,主要由阿拉善和硕特部和喀尔喀部组成。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习俗相互融合,形成了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014年被国务院表彰为“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全旗上下守望相助、团结拼搏,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大好局面。

阿拉善民族服饰 

阿拉善和硕特部和喀尔喀部的传统服饰和其它蒙古族一样是蒙古袍,腰间系有腰带。男式蒙古袍多为蓝、黑、黄色;王公贵族多黑色、黄色;喇嘛均为红、黄色。女式蒙古袍多为绿、蓝色,坎肩为黑、蓝色。男女皆赤足穿长统毡制或皮制之靴子,俗称为“马靴”。男子腰带上系以刀、筷、毛巾,旱烟杆及放鼻烟壶之花搭连等应用品。随着时代变迁,蒙古族逐步穿着现代服装,只是在节日庆典或接待尊贵客人时,才身着民族服装。

传统居住

阿拉善右旗蒙古族的住房,以前为便于游牧生活之故,皆就水草适宜地带搭设帐幕及蒙古包,其由来甚久,主要住蒙古包,车金格日(简易蒙古包)帐篷。

蒙古包也称毡房,蒙语称“蒙古勒格日”。主要由木制支架和围毡组成。支架分哈那“围壁”,乌尼(撑杆)、陶努(顶盖)三部分组成,折叠极为方便。陶努开有天窗,以便通光、透气。

传统婚礼

传统的阿拉善和硕特蒙古族婚嫁礼节繁多。大致程序如下:

媒约——男方邀请媒人上门提亲,并取得女方首肯,确定定亲日期。

定亲——男方邀请4人以上的非亲属双数人携哈达、酒、茶、毛毯等礼物,到女方家定亲,并与女方协商,确定婚娶日期。

迎娶——迎娶之日男方委派的主婚人、两个嫂子、两个领新郎的人、歌手、赞颂人等8个或12个人带新郎去娶亲。

 离家——翌晨,新郎叩见岳父、岳母后,新郎、新娘品尝羊背子,岳父、岳母送给礼物,女儿开始告别父母,唱《离别苦》《辞行》等歌曲。迎亲的嫂子替母亲唱《嫁女歌》,歌声没结束之前,男方两个力士进房把新娘抱上马或骆驼,送亲人亦上骑乘,拉着陪嫁牲畜,绕蒙古包正转一周后,在前策鞭疾行;此后新郎等人急出门追逐,驰至男方家。男方派人在路上搭建过夜房迎接女方,并端出酒肉及奶食品让客人品尝。

 迎接新娘——在新娘快到达时,由男方的两个骑手拿缠着哈达的羊棒骨,到新娘队前迎接,这时女方的骑手来夺羊棒骨,男方骑手跑向宴房,把羊棒骨从骑乘上扔进宴房的哈那里,以示吉祥。

新房宴——邀请双方父母、长辈、亲属及所有参婚人员到新房子赴宴饮茶。至此,婚礼结束。在客人们离开前,男方4个或8个人和新郎提前起程,到一个离房子较远、客人们回家必经之地,铺上毡,摆上桌子,准备好馍馍、酒水,等待回家的客人。客人一到即唱歌、献上祝福及上马酒,客人必须喝完才能走。

礼仪

蒙古族谚语: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被耻笑。”在善良好客的蒙古人心中,各民族都是一家人。蒙古族十分注重礼貌, 待人接物皆彬彬有礼,温文兼恭让。

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遇到宴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

敬鼻烟壶  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

献哈达  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送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

祭敖包

在无际的草原上,巨大的石堆矗立,鲜艳的神幡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牧人每次经过敖包,都要在敖包上放几块石头;客人每到敖包前,一般都要按蒙古族习俗顺时针绕包三周,同时心中许愿,并在敖包上添加石块以求心愿得偿。 一般都放3、6、9块石头,带表六六大顺或吉祥等。祭敖包是蒙古民族隆重的祭祀之一。现代蒙古族人祭祀敖包,实质上就是传统祭祀神灵、赐福消灾习俗的传承。

阿拉善敖包文化历史久远,阿拉善蒙古族为了兴盛风水,祈福神运,防范敌人、猛兽,远离天灾人祸,特意选择明亮、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建敖包祭祀。

下期预告:中国•阿拉善右旗 印象【绿字篇】


点击链接观看往期精彩:

【印象】中国•阿拉善右旗

【印象】中国•阿拉善右旗【青字篇


【印象】中国•阿拉善右旗【黄字篇】


【印象】中国阿拉善右旗【橙字篇】


敢不敢点开阅读原文啊?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