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今年3月8日是第108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特地从阿拉善历史中寻找到两位杰出女性,将她们的事迹诉诸笔端。由于旧中国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子的社会地位低下,所以杰出女性寥若晨星。而金允诚与王志英两位女士,克服重重困难,为阿拉善的文化、教育、医疗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堪称“女中楷模”。

阿拉善女子教育事业的推动者——金允诚

金允诚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妹,载涛贝勒的女儿,1925 年与阿拉善王爷达理札雅结婚。她在阿拉善的教育、卫生、妇女、儿童等工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留下了不少的诗歌、绘画作品,受到文学艺术界高度评价,在文苑中熠熠生辉。


旧中国的阿拉善地区,文化教育事业非常落后,特别是阿拉善旗的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识字者寥寥无几。1931年年底,金允诚由北平首次来到阿拉善旗定居,当她目睹这种情况后,有心改变这种愚昧落后状况,遂向旗政府提出应在定远营建一所女子学校的建议。 


为了完成愿望,她与丈夫达理札雅主动让出王爷府东院内的 15间房屋,其中 5 间房屋作教室,2 间作招待室,1间为准备室,2间为教员室,2间为校长办公室,3 间为储藏室。


由旗政府拨款购买了桌椅板凳等教学设备。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当时许多家长不乐意让女孩子们抛头露面去上学。金允诚让自己的格格们带头报名,并由旗政府下令,让旗官员与差役们的女儿入学,终于招收了46名女生。 


经过金允诚的努力,1937年3月5日,阿拉善霍硕特旗立定远营女子小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46名女生最小的 7 岁,最大的 14岁,开学后,女校分设一至三年级3个教学班授课。课程设置了国语、蒙语、算术、社会、自然、体育、音乐、图画、卫生、公民、劳作、英语等十二课程。金允诚亲自出任女校校长,并兼代公民、音乐、英语等课程。


金允诚开设的女子学校,虽然最后因种种原因而夭折,但它为阿拉善的教育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女子小学为阿拉善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知识的妇女,解放后,她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家乡的各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金允诚还是一位诗人,她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出版自己的诗集《爱吾庐诗草》,其中一首反映抗日主题的七言诗颇有肝胆—— 

累战沙场血未干,

 男儿效死剑光寒。 

田园荒废干戈后,

 黎庶飘零道路残。

阿拉善妇幼保健事业的创始人——王志英

金允诚因为贵为福晋,所以在从事社会事务时,阻力不是太大。王志英则不同,她的经历颇为坎坷。


旧中国的阿拉善 ,因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人们把妇女看得低人一等,认为妇女只要遵循“ 三从”“四德”就够了 ,因而对女孩要求甚严,长大后一般不许在社会上抛头露面。至于读书,更是不可能。 


王志英的父亲名叫王常山 ,是王府的厨师 ,糕点技艺精湛,被王爷赐了蓝顶子,被称为“ 常山王老爷 ”。 他粗通文墨 ,因为二女儿王志英有点生理缺陷,在当时受人歧视 ,为了女儿将来着想 ,就从小教女儿学习诗书,并颇有成果。 


王志英知书达理 ,思想不同于一般女子,对那些世俗偏见不屑一顾,特别同情那些没有文化的姊妹。从1935年开始,她在定远营十字街西巷的自己家中,自设私塾 ,教姊妹们学习文化 。为了避免社会闲言,她以教剪花样 、刺绣为掩护,来 她家求教的人很多。 


定远营女子小学成立后,王志英被聘为教师,她的学生们也转入女子小学。 


1943 年,金允诚在兰州生孩子时,结识了兰州弁玉光助产事务所主任弁玉光 。 弁女士医术精湛,护理周到,科学卫生,让金允诚亲自体会到 新法接生远胜于阿拉善传统“接生婆”。1945 年,弁玉光来到定远营,结识了王志英 。 看到她温文尔雅,又能读书识字 ,是个可造之材,弁玉光劝说福晋金允诚,决定公费送王志英到兰州学习妇幼保健专业技术。 


王志英在弁玉光的精心指教下,终于成为阿拉善 旗最早的一名妇幼保健工作者。1949 年春,她完成学业回旗,开始了一生辛勤的妇幼保健生涯,同时开拓了阿拉善旗新法接生的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 ,在党的领导和政府支持下,王志 英在阿拉善建立了妇幼保健站,将巴彦浩特的一些接生婆组织起来,给她们传授新法接生技术,把这些老人手把手改造成新人才,在阿拉善妇幼保健工作中焕发出光和热。 


20世纪50年代,在阿拉善旗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志英先后为巴彦浩特和全旗各苏木、巴格举办了4 期妇幼保健学习班,训练和培养了数以百计的新法接生员和妇幼保健工作者 。阿拉善左 旗妇幼保健的许多妇幼科大夫都是她手把手教来的,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王老师” 。


1956年,王志英被选为阿拉善旗的代表,光荣地 出席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和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并获得先进生产 光荣称号和奖章。


在北京开会期间 ,王志英在大会上作了发言。会后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李富春 、李先 念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王志英等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的内蒙古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合影留念。

阿拉善日报融媒体记者:汤俊武

编辑:王筱瑜

0
0
打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