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骑兵部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正如乌兰夫同志评价:“内蒙古骑兵部队以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写下了一章与兄弟部队并肩作战、发挥骑兵特长、屡建战功的历史。为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从2013年开始抢救性地拍摄了大量内蒙古骑兵老战士的口述历史资料。2015年开始筹备拍摄《内蒙古骑兵》纪录片。

为了准确还原内蒙古骑兵战士们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真实场景,摄制组深入锡林郭勒盟、通辽市、赤峰市等地实地走访了大量骑兵老战士,并组织拍摄了大量情景再现的画面,拍摄中使用了抗日战争中从日军缴获的38式骑枪,至今已有70多年枪龄。

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试写大纲、数易其稿,在呼和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拍摄人物访谈;在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勘景,联系枪支、服装、制作道具、继续修改大纲。到2017年时开始后期制作、内部试映、修改,通过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审查,报国家广电总局;再到2018年3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审片、修改,反反复复,最终在2020年5月19日,拿到《准播证》,一路走来万分艰辛,成果实属不易。

该纪录片由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出品,分为《寻路》《艰守》《反击》《决战》和《使命》五集,每集46分钟,共计230分钟。本片牢牢紧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民族解放历史主线,反映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骑兵部队的革命历程,该片深入拍摄地,就地雇用当地牧民演员,实地反映当时内蒙古骑兵艰苦奋斗实况。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骑兵经历了岁月洗礼、铁血锻造,先后有5个骑兵师、1个纵队,共2万多人高举马刀,驰骋在辽沈、平津战役的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这里没有取巧的情节,没有运用特技,只有骑兵纯真而坚毅的眼神,和绵延不绝的草原。黑山阻击战、胡家窝棚、青苔泡战斗……这些在辽沈、平津重大战略战役中举足轻重的战斗,都被这部纪录片翔实地进行了还原,展现着内蒙古骑兵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与过往,应该永远铭记……”这是10月3日在纪录片《内蒙古骑兵》正式播出之前,我区著名作家萨仁托娅老师对《内蒙古骑兵》纪录片撰写的文章中的一段话,也是今天我们要发布的文章。萨仁托娅老师在文中深情地表述了内蒙古骑兵发自内心对领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的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热爱,文章中多次提到了骑兵与战马之间亲密深厚的感情,因此我在文中配了一些骑兵和战马的老照片




——云露


/萨仁托娅


这是一部让我期待已久的史诗巨制——历时五年拍摄的纪录大片《内蒙古骑兵》终于即将呈现荧屏!经历了那么多困难,用当年骑兵精神制作完成、通过审查,如今奉献给观众的是一部草原红色传奇、英雄战争史诗,一部以真实的力量打动观众的记录影片!

还在两年前,我有幸看到了这部气势磅礴纪录片的审看版,当时的感受我无法形容,仅仅用“震撼”似乎远远不够,也许因为我是骑兵的后代,也许因为也正在写骑兵题材的作品而感同身受的缘故吧,边看,一种深入骨髓的感动让我泪流满面。


内蒙古骑兵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内蒙古大地上建立起来的一支英雄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指战员们跃马横刀、冲锋陷阵,前赴后继、血染疆场,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创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

毫无疑问,内蒙古骑兵与心爱的战马一起走上天安门广场,接受新中国的检阅是最辉煌的时刻,只有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经过千挑万选才获此殊荣。本片就是从这里开始,当我看到朱德总司令高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受阅骑兵方队的官兵们高举闪亮的马刀,用蒙古语齐声回应“满达!”“满达!”瞬间,我全身热血沸腾,激动的泪水奔涌而出。



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少数民族语言响彻天安门广场!这一幕深深地嵌入在每一个蒙古族骑兵的心里,永远不会磨灭。

我的父亲尽管当过骑兵军官,但他却与这份荣耀无缘,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听他多次讲过当时的情景:一群骑兵官兵围着一个矿石收音机收听阅兵式的现场广播,可怎么都听不清楚,朱总司令的声音断断续续,他们急的一个劲儿拍打那个破破烂烂的收音机……此时此刻,虽然远离天安门广场,但是为了建立这个新的国家,这些蒙古族骑兵付出了多少鲜血和牺牲,有多少战友倒在了前进的路上,这是经历了何种艰难困苦流血牺牲换来的难忘时刻!那一声声“满达”(蒙古语意为兴旺、繁荣),迸发着的是所有骑兵们的青春热血、生命呐喊!父亲的眼睛里蒙上一层泪光,他说,在场的每个人都激情澎湃,互相拥抱着流下了热泪。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骑兵出身,我从小听到的故事几乎都是一代代骑兵们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生命融进其中的片段,所以最早的记忆都与战士、战马有关。当年还很年轻的父亲放弃了富裕优越的生活,骑着自家的马、背着猎枪投身革命,动力来自寻找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道路——父亲10岁时上了家乡的一所小学,日本人推行奴化教育,逼着学生们学日本语。后来到旗里上初中、高中时,情况更加严重,所学课程全部用日语教学,并且不许讲蒙古语,否则会受到惩罚。日寇的险恶用心激起了父亲和许多蒙古族进步青年的反抗情绪,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共产党像初升的太阳,将温暖撒向苦难深重的草原。从小饱受日寇和国民党大汉族主义欺凌的草原上的人们,和父亲一样,亲身体会和比较着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比起国民党那些要搞“一个国族”、“去民族化”等大汉族主义,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则是讲民族平等,搞民族自治,培养民族干部……等等,深得人心。

父亲说:“‘四三会议’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看清了我们苦苦追求的民族解放的路在何方。当时正值共产党最危急的时候:四平战役失利!国民党的王牌军凭借其美式装备和兵力数量上的优势,乘苏军撤退之机,公然破坏东北停战协议,集中5个军11个师的兵力向南满和北满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在东北停战协定签订前夺取中长路两侧地区并控制辽东半岛。共产党被迫撤退至松花江以北,就在这生死存亡最危险的时刻,我们内蒙古的革命者坚定地站在了共产党一方。广阔的大草原上迅速建立起一支支骑兵部队,一呼百应,在纵横2000多公里的广大地区浴血奋战,直接维护了内蒙古和东北根据地的稳定,我们骑兵的战斗和东北战局的进展息息相关……我就是那个时候怀着满腔热情,投身骑兵队伍,被派到一支地方民族武装做政治思想工作的。现在想起来真有意思,因为当时党组织还在地下状态,我不仅还没入党,连共产党到底是干什么的都不太清楚,所以我并不觉得一个非党干部去当政委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我们还是回到纪录片吧!

阿木兰,蒙古族开国将军孔飞之女。她退休以后成立了内蒙古骑兵革命史研究会,专门致力于骑兵历史的研究与宣传,抢救性地采访了许多在世的老骑兵及其子女,搜集整理了许多珍贵资料,包括视频、照片以及文物。基于此,她策划、指导着拍摄这部纪录片。毋庸置疑,期间克服了无法尽数的重重困难,我们才得以借助这部纪录片触摸到那一段厚重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骑兵经历了岁月洗礼、铁血锻造,先后有5个骑兵师、1个纵队,共2万多人高举马刀,驰骋在辽沈、平津战役的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牺牲,为全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这里没有取巧的情节,没有运用特技,只有骑兵纯真而坚毅的眼神,和绵延不绝的草原。黑山阻击战、胡家窝棚、青苔泡战斗……这些在辽沈、平津重大战略战役中举足轻重的战斗,都被这部纪录片翔实地进行了还原,展现着内蒙古骑兵可歌可泣的战斗历程与过往,应该永远铭记!


从这里,我看到了一连串熟悉的名字:包海龙、拉木扎布、乌尼巴图、好特老、邰喜德……这些战斗英雄以自己的勇敢拼搏实践着“活在马上,死在马上,马刀见血,为人民立功”的誓言。千百个这样的战士与战马形成了伟大的骑兵,而他们一个个又是那样的鲜活。其中拉木扎布是我闺蜜的叔叔,所谓叔叔实际上是她母亲的第一个恋人,牺牲在了黑山阻击战的战场上。那是一场残酷的血战,不擅长打阵地战的骑兵几乎打光了子弹,在敌人步步紧逼的情况下,不得不冒险一搏。骑兵指战员视死如归,每个人都留下了遗书。师长王海山含着眼泪下了冲锋的命令,连长拉木扎布带领全连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向着敌人的机枪阵地冲去……铁蹄踏处血肉横飞,生生把敌人铁桶一般的阵地撕开了一个口子。圆阵被撕裂,敌人魂飞魄散,狂叫:这些是什么人啊!蒙古人真的不怕死,敢冒着轻重机枪密集的子弹掩杀而来……这一壮举果然如预期的那样震慑了敌人,为我军主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马革裹尸还!骑兵们的遗书中无非惦记着几件事情,一是他的战马,再就是亲爱的额吉,也许有的人还有妻子或者孩子……但是,大部分人牺牲时还都是未成家的小伙子,他们就这样为了理想和信念,从容赴死。纪录片里的乌恩之死,仅仅是沧海一粟啊!许多悲壮的情节已经过去多年,无法用镜头去再现当时的惨烈,但他们犹如天上的繁星,每一个战士的身后都有闪亮动人的故事,骑兵的背后就是圣洁。邰喜德,国家一级战斗英雄,他的事迹纪录片里多有阐述,可是这位强悍、勇敢、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蒙古汉子却做了件让人忍俊不禁的事情:某年,著名画家徐悲鸿被他的事迹所感动,提出要为邰喜德画一幅肖像,没想到这位战斗英雄却享受不了如此荣耀,他宣称坐不住,致使这幅肖像只完成了一半。我想,骑兵的性格太可爱了吧!

1996年,我随父亲回家乡,几个骑兵战友闻讯而来。马还没有停稳,他们就已经飞身下马,看得我目瞪口呆捏着一把汗!因为他们都已经雪染双鬓,见面时,他们什么话都不说,上前紧紧拥抱,脸上笑着,眼睛里却闪着泪光。

相聚的喜悦自不必说,三、四个或者更多的老骑兵坐在一个蒙古包里,昏暗的蜡烛映照在一张张被风霜雕刻的如同青铜一般的脸上。当年的战士胜利后回到家乡做了一辈子牧民,一个个腰杆笔直,目光矍铄,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细细观察,他们身上还存有不同于牧民的气质和体魄,我想这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骑兵烙印吧!就着烈酒,他们的故事用一个晚上也讲不完。讲到共同的战友、某一次战斗,津津乐道仿佛就在昨天。那位名叫吉日嘎拉的老骑兵解开蒙古袍襟的衣扣,露出里面的旧军装,对我说,每次与战友相聚他都会穿上这件军装,平时可舍不得呦!军装左胸上的军牌上面“中国人民解放军”蒙汉两种文字历历在目,汉文在上蒙古文在下,白底黑字整齐而清晰。还有红领章上的特有的骑兵标志:蹄铁上交叉着战刀和骑枪。这个图案太眼熟了,我家也有,是父亲的珍藏,只可惜文革被抄家时丢失了。

有点儿微醺的时候,他们开始低声吟唱一支支草原上的歌,那些歌里有远征的战士,也有想家的歌,唯独没有激烈的战歌。他们问,我父亲在骑兵队伍里创作的那首歌还记得吗?父亲说,忘记了。他们说,忘了好,忘了好!有一件事他们却都说忘不了,也不能忘。那就是奔赴辽沈战场前夕,骑兵们想回家看看,每一个蒙古人血脉中都有化不开的家乡情结。“大战在即,我们每个人都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就是大家都有一个愿望:回家。”因为他们都是当地人,这一走有可能再也回不来了,想跟亲人见最后一面。领导们理解他们的想法,部队真的放假三天!这是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离开故土时,骑兵们在口袋里装一把家乡的土,除了能治百病,还寄托着骑兵的铁骨柔肠和眷恋情愫。他们就是为了保卫这片土地而血洒征程……

后来,父亲和他的战友们开始说自己的马,都争着夸自己的战马,讲了无数个战马救战士、战士救战马的故事。骑兵们说,在炮火中战友一瞬间就没了,战马也一样。父亲从家里带走了两匹马,连同送给其中一位战友的马全都牺牲在了战场上,有一匹瞬间血肉横飞就没了!有的连鞍子都碎掉,只剩下马镫……“现在,我们的下一代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得让孩子们了解。”那天晚上的情景在我的脑海里定格到永远。


用镜头真实地再现“过去时”,展现战争和战斗中的人与马,编导者无奈地只能用“情景再现”去表现,但是又限制于经费的缺乏等重重困难……难度之大常人无法想象。而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直至通过审查的过程一点不比打一场战役轻松。我知道是骑兵的精神力量支撑着同样是骑兵后代的布尔古德以及他的团队,克服了无法想象的巨大困难,将积累沉淀化作了情感,给尘封的文字赋予了灵魂,构建成了激情喷涌的一幅幅画面,带着穿透历史的魅力,完成了这部思想性和艺术水准较高的、雅俗共赏的鸿篇巨制。

之前说过,我因为写骑兵题材的作品查阅了大量资料,所谓大量究竟有多大呢?用“浩如烟海”形容一点不为过。可是查阅的越多,我脑子里就越乱,别的不说,仅仅是我父亲所在部队名称就先后叫做“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四师”、“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四师”、“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第十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骑兵第三师”。我曾经问父亲为什么总是整编?父亲告诉我,一是骑兵作战伤亡很大,打一仗战士与战马减员严重,需要合并才能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另外根据当时的时局变化或者部队调遣,还有收编了不少当地民族武装等等原因吧!可见当时内蒙古地区的情况有多么纷繁复杂。因此,我惊叹于纪录片编导兼撰稿布尔古德归纳的能力,和艺术把握上的完整性,他虽然采用多角度、多手法拍摄,却线索清晰,一目了然,令人佩服。

影片的风格悲壮而豪迈,画面凝重而舒缓,光影流芳中配以精准明确的画外音,用真实而质朴的语言、简单而自然的叙事,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和骑兵老战士的讲述,加上“情景再现”,冷静、客观、忠实地记录了当年草原的形势以及内蒙古骑兵的成长、发展以及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在我写骑兵的那一段时间,一群战马总是在我的梦中驰骋而过,这个纪录片呈现的影像和我梦中的一样。如今骑兵前辈们已经骑着战马远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值得欣慰的是,骑兵后代传承着前辈的精神和信念,身上都具有父辈的痕迹,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精英,成就辉煌、贡献巨大。例如外交家傅莹、“时代楷模”廷.巴特尔、烈士包新峰、著名舞蹈家何燕敏、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我相信,骑兵的英魂还在辽阔的草原上、蔚蓝的天空中,在每一个草原人的灵魂里。如今,蒙古马精神昂扬着内蒙古大地,犹如战马转世归来。


      感谢阿木兰会长,感谢编导,感谢所有为这部纪录片付出的心血的人,让我们看到了父辈高举马刀的英姿,欣赏到弘扬着高贵蒙古精神的史诗,感受到战无不胜、摧枯拉朽的蒙古族马背文化!让我们铭记前辈们建立的不朽功勋,将伟大的骑兵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2020.10.3



作者简介


个人简历

萨仁托娅,女,蒙古族,一级作家。原内蒙古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内蒙古小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华东方影视学校”客座教授;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山花工程”爱心大使,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编剧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翻译家协会会员。

主要作品

01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静静的艾敏河》长篇报告文学《牛玉儒——一个人和他热爱的土地》《国家的孩子》《草原之子廷巴特尔》;剧本集《牧野无歌》收入了电影、电视文学剧本4部。长篇小说《远去的战马》作为“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第七辑”项目。

02影视作品

根据《草原之子——廷.巴特尔》改编的20集电视连续剧《将军的儿子》(与人合作)由团中央影视创作中心、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因故未能播出;根据《国家的孩子》(与人合作)改编的同名动画片、歌舞剧、话剧等均已在全国以及内蒙古上演或上映并获奖。与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影人物》栏目合作拍摄了反映内蒙古艺术家的人物专题片《蒙古族表演艺术家——恩和森》《人民音乐家通福》《鄂温克的骄傲——涂门》在中央电视台6频道播出。

03其他

担任出品人、总监制、艺术顾问等职出品《幸福不是梦》(上下)《好人刘显亮》《燕尾草》等作品。电影剧本《仙女湖》《响泉》等。

  另有数十篇影视评论、散文等散见于《民族文学》《草原》等报刊杂志上。





主编:云 露
审核:云 露
制作:张媛媛
配图提供者:云 露
                

0
0
打赏
收藏0